泉州印象敷仁巷:一門六厝五才子 徐氏望族盛名揚(圖)
敷仁巷位于南俊巷中段,巷子不長約莫200米。窄窄的小巷由西向東逐漸爬坡,東邊是繁華的南俊路,西邊與鎮(zhèn)撫巷交接,距離一百米便是熱鬧的中山路,南面是承天巷,北面是新府口,地理位置既四通八達,又是閩南人喜歡的“隱街僻巷”。(記者 張素萍 許鈸鈸 王柏峰 實習生 秦珊珊 文/圖)
關于小巷來歷,坊間有三種說法:其一,據(jù)說此巷曾是鎮(zhèn)撫巷黃宗漢家族的夫人居住地,巷名“夫人巷”,久而久之,諧音化成了“敷仁巷”;其二,據(jù)傳唐末有一位皇帝派人四處察看,如有帝王氣象之地就予以破壞,后來堪輿到泉州承天寺的位置可以出帝王,便在寺的西邊設置了三根箭似的小巷——承天巷、敷仁巷、新府口,分別對準寺的大殿、中庭及寺后的鸚鵡山,以此做破壞;其三,舊時曾有一座敷人宮,巷因此得名。
小巷所處之地,舊稱“登賢古地”,因此巷口至今有一供奉溫元帥的護界宮。徐姓家族是小巷里數(shù)一數(shù)二的大戶人家,徐氏二世祖徐文鳳經(jīng)商騰達,清乾隆初其側室攜五子由南安官橋徙居府城,在登賢一帶先后建六座大厝,泉城五子奮攻儒學,登科及第,人才輩出。巷子里,至今仍有兩座300多年歷史的文魁宅和進士第……
一門六厝五才子 徐氏望族盛名揚
“這座古厝是三進三開間單護厝,木柱木門每年都會大清洗。這些盆景大部分都是我父親以前種下的。”
——徐重慶
古厝隱身尋常巷弄,幽靜古樸,耐人尋味。
問起敷仁巷,街坊鄰居總指著“徐宅”,讓我們到那里去聆聽故事,尋訪歷史。在相鄰的承天巷、敷仁巷內,鼎盛時期曾錯落有致分布著六幢徐家大宅。徐氏二世祖徐文鳳經(jīng)商騰達,清乾隆初其側室謝氏攜五子由南安官橋徙居府城,在登賢鋪一帶先后建大厝六座,現(xiàn)存三座——承天巷名聲在外的“青磚徐”,敷仁巷4號清代舉人老宅、5號進士第,均已有300多年歷史。
徐文鳳興文重教,其五子奮攻儒學,或領鄉(xiāng)薦,或授邑宰,人才輩出。徐氏于此繁衍近300年,逐成泉州之望族。
相關閱讀
-
-
泉州花燈市級傳承人:父子秉持初心 傳承花燈技藝
這些融合刻紙、針刺、料絲等多種工藝的花燈,陸續(xù)被送往臺灣、廈門、漳州以及泉州市區(qū)、南安、晉江...更多
2019-02-19 08:50:12
-
-
20年珍藏如數(shù)捐借給學校 4000多年彩陶落戶泉州
“泉州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西北是陸上絲綢之路的必經(jīng)通道,這批古陶器從大西北落戶泉州,‘一帶...更多
2018-12-11 16:29:25
-
-
泉州騎樓:鄉(xiāng)愁的符號 會隨歲月彌珍
騎樓不是泉州獨有,在福建的廈門、漳州,廣東的廣州、珠海以及海南等地,都可以見到騎樓。這騎樓建...更多
2018-12-10 11:39:22
-
-
泉州紀事1979年:企業(yè)“松了綁”廠長“說了算”
這一年,距離《福建日報》在頭版頭條刊登55位國有骨干企業(yè)廠長、經(jīng)理的呼吁信《請給我們“松綁”》...更多
2018-11-27 09:33:57
-
-
泉州市第33屆戲劇會演 高甲戲《李光地》成功首演
昨晚,安溪縣高甲戲藝術保護傳承中心創(chuàng)編的高甲戲《李光地》在安溪影劇院首演,作為泉州市第33屆戲...更多
2018-10-23 09:4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