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動車事故入殮師:有領導死后家屬圖免費找關系
2016-07-05 23:33:35 來源: 每日人物
0瀏覽 評論0條
一名入殮師將遺體放入冷柜保存
電影《入殮師》中,死亡被描繪成“一道門”,由此“逝去并不是終結,而是超越,走下一程”。而對于同死亡打了32年交道的許康飛而言,逝去,是不可逆轉的靜止。
他曾為一個溺亡的女孩化妝。她的父親是北大荒知青,回城后千辛萬苦將女兒戶口轉回杭州,并送她去當兵。女孩轉業(yè)后一時沒工作,后因洗碗問題被父母說了兩句,服毒后直接跳河。他至今記得,那位父親出現(xiàn)在殯儀館時臉色鐵青,最后棄領骨灰。
最不可思議的是一名4歲的死者。小孩被父母罵了幾句后,關上房門,從陽臺跳了下去。
這讓許康飛意識到,國人太缺少死亡教育了。中國文化自古回避死亡,他卻建議普通人能到殯儀館體驗死亡。懼怕往往源自不熟悉。而在生命消失的地方,更能喚起對生命的熱愛。
他參觀過國外的墓園,像公園,遍地綠草鮮花,隨處可坐。反觀國內墓地,肅穆有余,少了溫情。而國內的殯儀館,有時甚至像討價還價的生意場。有個別領導家屬,治喪時還要找關系要求免費,也有子女為爭遺產,在殯儀館撕破臉大打出手。
當然,許康飛看到最多的畫面是,子女在遺體告別時痛哭,內疚以前沒有多陪伴父母。
殯儀館就是一幅長卷浮世繪。曾有人感慨,到殯儀館走一遭,什么都想得通了,該吃就吃,該花就花,該休息就休息。
可許康飛發(fā)現(xiàn),那些人一出門,“立刻就變回了原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