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著名作家司馬文森百年誕辰紀念 最好作品留在故鄉(xiāng)
司馬小萌向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捐贈由司馬文森編劇的電影影碟。
海內(nèi)外人士 共同紀念司馬文森
此次紀念會由中國左翼作家聯(lián)盟成立大會會址紀念館、八路軍桂林辦事處紀念館主辦,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承辦。司馬文森的革命戰(zhàn)友、一起共事的著名文化人的后代、來自各地的專家學者、友人參加紀念活動。司馬文森為我國文學事業(yè)、文化外交事業(yè)和統(tǒng)戰(zhàn)工作做出了卓越貢獻。泉州是司馬文森的故鄉(xiāng),當日泉州市委黨史研究室、泉州市文聯(lián)、泉州文學院等單位和司馬文森泉州宗親代表一起參加了紀念活動。
“遠別了/我把燙熱的手/誠摯地伸向你們/活著就必須戰(zhàn)斗——/在去留的人底心里/交鳴著這臨別的贈言。”這是我國著名詩人、散文家、原中國民間文藝家協(xié)會主席鐘敬文生前專門為司馬文森等人創(chuàng)作的詩歌《遠別了》。司馬文森辭世后,海內(nèi)外文學家和文化界人士撰寫的紀念和研究文章不計其數(shù),此次紀念活動整理的《司馬文森紀念文集》就達近50萬字。
“濃發(fā)覆頂,長著絡(luò)腮胡子,臉龐圓圓的,眼睛仿佛總在微笑,好像從不知道憂愁困倦為何物,老是揮手談話,爽朗大笑,虎虎有生氣。”著名作家秦牧回憶道,“當我在稿紙上寫下他的名字,低回尋思,一個這樣的形象就栩栩出現(xiàn)在眼前。”
司馬文森與夫人雷維音育有六個女兒,此次在京的四個女兒均到場參加紀念活動,在女兒們眼中:“父親是風趣、幽默、精神飽滿、笑聲爽朗的慈父和朋友。”
當天下午舉行了司馬文森先生編劇的電影招待會,放映香港影片《海外尋夫》、《火鳳凰》和紀錄片《故鄉(xiāng)》。司馬文森二女兒、中國晚報攝影學會會長司馬小萌向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贈送這三部由司馬文森編劇的華僑題材影片影碟復制版。
司馬文森子女與生前故交后代合影
《南洋淘金記》 開創(chuàng)華僑社會文學先河
司馬文森生于泉州一個小販家庭,12歲時跟隨“水客”到菲律賓的馬尼拉,當過童工、店員、小伙計。后來,他根據(jù)親身經(jīng)歷見聞寫就的長篇小說《南洋淘金記》,被譽為“開創(chuàng)了華僑社會文學的先河”,被評選為香港20世紀中文小說100強排行榜的第五名。
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原文學研究所所長楊義說,《南洋淘金記》是現(xiàn)代文學中較早出現(xiàn)的充滿辛酸血淚的華僑創(chuàng)業(yè)史長篇小說。它寫得蒼茫開闊,悲涼而激昂,如風俗長卷一般展示了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之交閩南鄉(xiāng)民出洋尋找黃金夢的風氣,對華僑生存于帝國主義勢力和菲律賓土著排外勢力之間的艱難處境予以深切的同情,并且展示盡管處于幫派勢力和官方黨政勢力鉗制之下,華人華僑依然高漲的愛國熱情。
“父親生于泉州,長于泉州,少年時代又從這座城市出發(fā)下南洋。他從南洋回來后,在黎明中學求學,在中共地下黨的影響下踏上革命道路。新中國成立后,他還回泉州拍攝紀錄片《故鄉(xiāng)》,反映閩南僑鄉(xiāng)的人文景觀和社會風貌。一生與故鄉(xiāng)泉州有著不解之緣。”司馬小萌說?!赌涎筇越鹩洝?949年在香港出版,著名畫家黃永玉創(chuàng)作了60幅插圖融入書中,圖文并茂,深受廣大讀者喜愛,反復再版。“《南洋淘金記》將海外華僑華人生活的辛酸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以此告訴世人,唯有祖國富強,海外華僑華人的生活才能更好。”
泉州文學院院長張明作為泉州作家代表,應(yīng)邀晉京參加了紀念活動。他說,司馬文森的一生雖然只有短短的52年,但他對文學的貢獻是巨大的。他涉獵了多種文藝門類,都有較高成就,有數(shù)百萬文字存世,其非凡才華和寫作的勤奮可見一斑。“司馬文森熱愛自己的家鄉(xiāng),許多文學作品和電影劇本都有家鄉(xiāng)的影子,在泉州文學史上有著很重要意義。泉州應(yīng)加強對這位鄉(xiāng)賢的研究,讓更多的人了解他對現(xiàn)代文學做出的貢獻。”
相關(guān)閱讀
-
-
泉州花燈市級傳承人:父子秉持初心 傳承花燈技藝
這些融合刻紙、針刺、料絲等多種工藝的花燈,陸續(xù)被送往臺灣、廈門、漳州以及泉州市區(qū)、南安、晉江...更多
2019-02-19 08:50:12
-
-
20年珍藏如數(shù)捐借給學校 4000多年彩陶落戶泉州
“泉州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西北是陸上絲綢之路的必經(jīng)通道,這批古陶器從大西北落戶泉州,‘一帶...更多
2018-12-11 16:29:25
-
-
泉州騎樓:鄉(xiāng)愁的符號 會隨歲月彌珍
騎樓不是泉州獨有,在福建的廈門、漳州,廣東的廣州、珠海以及海南等地,都可以見到騎樓。這騎樓建...更多
2018-12-10 11:39:22
-
-
泉州紀事1979年:企業(yè)“松了綁”廠長“說了算”
這一年,距離《福建日報》在頭版頭條刊登55位國有骨干企業(yè)廠長、經(jīng)理的呼吁信《請給我們“松綁”》...更多
2018-11-27 09:33:57
-
-
泉州市第33屆戲劇會演 高甲戲《李光地》成功首演
昨晚,安溪縣高甲戲藝術(shù)保護傳承中心創(chuàng)編的高甲戲《李光地》在安溪影劇院首演,作為泉州市第33屆戲...更多
2018-10-23 09:4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