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歷史文化中心 致唁電悲悼國學大師饒宗頤先生
享期頤之年,著等身之作,饒宗頤先生6日在香港逝世。這位學貫中西、涉獵廣博的一代國學大師,與泉州曾結(jié)下不解之緣。他于上世紀70年代最早提出“海上絲綢之路”的概念,并且推動“泉州學”的創(chuàng)立和發(fā)展,百歲高齡應邀成為泉州歷史文化中心最高學術(shù)顧問。大師辭世的消息傳到泉州后,泉州歷史文化中心特致唁電。
饒宗頤出身書香名門,是當代中國百科全書式的古典學者。他學養(yǎng)廣博而專精,從甲骨簡帛到敦煌文獻,從經(jīng)學禮樂到文學史學,從藝術(shù)宗教到中外交往史,無不成就卓然。大師離去引發(fā)國人緬懷,其中有一位網(wǎng)友的感慨頗具詩意:“世上已無饒宗頤,天上又多文曲星”。
泉州歷史文化中心理事許月才介紹,大師辭世的消息傳來后,泉州歷史文化中心很快致以唁電:“……先生譽滿天下,福壽并臻,功德完滿,壽終正寢,同人追思疇昔,無任景仰,至深哀惋。尚祈節(jié)哀,是所至禱!”
饒公與世長辭,讓香港和泉州兩地許多文藝界人士在悲痛之余,憶起與大師接觸交往的點滴。6日晚11時許,泉州學文化學者林少川在微信朋友圈發(fā)出題為《饒宗頤:“泉州學”與“潮州學”有緣》的文章,追憶饒公為泉州學研究所題詞并與其親切合影的難忘經(jīng)歷。(記者張素萍 林福龍 實習生歐陽文婕)
相關(guān)閱讀
-
-
泉州花燈市級傳承人:父子秉持初心 傳承花燈技藝
這些融合刻紙、針刺、料絲等多種工藝的花燈,陸續(xù)被送往臺灣、廈門、漳州以及泉州市區(qū)、南安、晉江...更多
2019-02-19 08:50:12
-
-
20年珍藏如數(shù)捐借給學校 4000多年彩陶落戶泉州
“泉州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西北是陸上絲綢之路的必經(jīng)通道,這批古陶器從大西北落戶泉州,‘一帶...更多
2018-12-11 16:29:25
-
-
泉州騎樓:鄉(xiāng)愁的符號 會隨歲月彌珍
騎樓不是泉州獨有,在福建的廈門、漳州,廣東的廣州、珠海以及海南等地,都可以見到騎樓。這騎樓建...更多
2018-12-10 11:39:22
-
-
泉州紀事1979年:企業(yè)“松了綁”廠長“說了算”
這一年,距離《福建日報》在頭版頭條刊登55位國有骨干企業(yè)廠長、經(jīng)理的呼吁信《請給我們“松綁”》...更多
2018-11-27 09:33:57
-
-
泉州市第33屆戲劇會演 高甲戲《李光地》成功首演
昨晚,安溪縣高甲戲藝術(shù)保護傳承中心創(chuàng)編的高甲戲《李光地》在安溪影劇院首演,作為泉州市第33屆戲...更多
2018-10-23 09:4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