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偷自拍手机在线_国产精品国产精品一区_无码极品少妇_先锋资源视频在线资源

中國老人被棄美國機場:每百名華裔老人有15人想自殺

2016-11-14 11:38:29 來源: 南方都市報

0瀏覽 評論0

最初得知老太太流落美國機場的常州一加愛心社社長王德林告訴南都記者,他是從在美國認識的一位熱心公益人士晴那里,得知了中國有位老太太要從美國飛回國,晴說,“當時的目的只有一個,首先幫助她解決住宿問題。”之后,王德林就多方打聽聯系上了北京社工王先生,去機場接老太太并提供幫助。

南都記者聯系到去機場接老人的北京社工王先生,他表示自己當時其實并不知道這件事的具體情況,但是知道飛機確實起飛了,就在“國際到達”通道舉著寫有老太太名字的接機牌等待。同時,他還聯系了北京朝陽區(qū)的全國勞模梁大姐在后方支援,安排好了敬老院為老太太提供住所。

經過將近30小時的旅程,老人順利到達北京首都機場,令人欣慰的是,當時有老人一位朋友的親家楊先生去機場接機,“看到她有熟悉的人照顧她,我也就很放心了。”王先生說自己留下了聯系方式,并告知老人有需要的話可以聯系他。

老人得知有這么多人關心她,她很意外,非常感激亞特蘭大華人還有所有這次幫助她的人。據悉,老人現在暫住在朋友的親家家里,對方為老人安排了一個單間居住。王先生說,“昨天(12日)聽楊先生說,老太太的外孫女給她打電話了,還賠禮道歉了,老太太可高興了,她希望此事到此為止吧,不要影響外孫女。”同時也囑咐“這件事到此為止,怕說多了影響到孩子聲譽,影響他們工作”。

一加愛心社社長王德林表示,這次的公益愛心活動,“從美國到北京,跨越了半個地球,而且每個環(huán)節(jié)都有志愿者去組織,這個過程是很讓人感動的”。他表示,社會上很多悲慘的事情其實很讓人無奈,如果能讓這種愛心和公益的理念得到傳播,讓老百姓都能參與進來,相信這個社會得到幫助的人會更多。

新聞背后

10年紐約至少10多起華裔老人自殺

南都記者了解到,隨著中國移民家庭數量的不斷增加,許多華裔老人為了與海外工作生活的子女團聚,便遠渡重洋到異國他鄉(xiāng)。

有一個說法,“美國是老人的養(yǎng)老天堂”,然而對于年邁的老人來說,他們離開大半輩子生活的地方,離開熟悉的親朋好友,在這個陌生的國度,他們不會英語、不會開車,這樣就嚴重影響了他們與當地社會的互動,再加上飲食習慣和娛樂生活方式不一樣,兒女又時常因為工作繁忙不能時時陪伴照顧。寂寞成了這些老人心里最大的痛,以至于患上抑郁癥的也不在少數。

美國帕洛阿圖大學副教授朱賁靚(JoyceChu)做過全美國第一個針對華裔老人心理憂郁與自殺問題的調查,結果顯示,每100名華裔老人就有15人始終有自殺念頭。2007年迄今,紐約地區(qū)至少已發(fā)生十多起華裔老人自殺案件,其中有70%的自殺者生前深受憂郁、空虛困擾。

調查還指出,因為特殊的文化背景以及身處異國的文化語言挑戰(zhàn),華裔老人極易心里苦悶與憂郁,產生自殺念頭及實際自殺率較其他族裔要高。華裔老人面對壓力時往往埋在心中,缺乏處理問題的能力,結果造成更嚴重的憂郁癥狀。由于家人的冷淡不關心,使老人失去自尊,容易產生一了百了的念頭。

專家分析

涉及中美養(yǎng)老方式和生活價值觀沖突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法學院馬特教授告訴南都記者,這名老太太的案例“涉及到了中美養(yǎng)老方式和生活價值觀的沖突”。在美華裔家庭中,父母與子女之間存在的文化和隔代的差異,老少兩代人的思想觀念、生活習俗及價值取向已經兩極分化,很難調和,時常導致家庭糾紛,關系進一步惡化,甚至發(fā)生極端的事情。

而據美國科研領域新興新聞網站Phys.org10月26日(當地時間)發(fā)布的一項針對在美華裔老人的研究,這項研究的老年參與者大部分來自于中國大陸,他們大部分是跟著子女來到美國,在這里幫忙帶孫子孫女。研究得出,參與調查的老年人中有超過一半的人表示,他們更愿意和成年子女分開住,他們提到了“不同的習慣、時間安排以及生活方式,并且不希望妨礙到子女”。

洛杉磯中華總商會會長莊佩源也曾分析,中美存在明顯的文化差異,“美國人習慣于父母和孩子分開來住,但對中國老人來說,他們更習慣和孩子生活在一起。”

[責任編輯:陳健]

參與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