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清明小長假3天 泉州祭掃人數(shù)超20萬人次(圖)
2016-04-05 08:38:24 來源:
0瀏覽 評論0條
昨日鄰近中午下了一場雨,但仍有市民前往泉州市區(qū)清源山、宏福園、皇跡山陵園等祭掃先人。泉州市殯葬管理所稱,清明三天,全市祭掃人數(shù)超過20萬人次。前兩天天氣晴好,祭掃的人較多,分別為5萬多、8萬多人次,昨天是假期最后一天,雖然下雨,祭掃人數(shù)仍達(dá)到6.7萬人次。
志愿者分發(fā)宣傳單,倡議文明祭掃
昨日上午11時許,清源山齊云路下山路段一處墓葬區(qū),一處低矮的墳冢前,站著3名中年男子。其中一人對著一塊幾乎要消失的墓碑說,“兄弟,我們來看你了,你在那邊還好嗎”,接著又對身旁的一名男子說“他要是知道你來了,一定會很高興的”。
墓碑大部分被泥土掩埋,只露出一點(diǎn)在外面,上面的字跡已模糊不清,遠(yuǎn)看很容易被誤認(rèn)為只是一塊普通石頭。3人均拒絕采訪,只說是從馬來西亞趕回來的,包括墳?zāi)怪械娜?,他們是一群玩得很好的朋友,每年清明幾個人都相約來看看。說完,將一束鮮花擺在墓碑前,就匆匆離開。
同樣是這處墓葬區(qū),手持毛筆和紅漆的吳先生,正蹲在墳前為墓碑描紅,另一名男子則將周邊的雜草清除,并用抹布將墓碑擦洗干凈。“擦洗、描紅一下墓碑,就像打掃、裝飾一下房子。”吳先生說,這是外公外婆的合葬墓,他們生前很愛干凈,就跟著父母一起來清理擦洗。這幾年,政府都在倡導(dǎo)文明祭掃,他們漸漸放棄燃放鞭炮的習(xí)俗,只燒一些紙錢,整一下墓碑周邊的環(huán)境,陪著外公外婆閑聊幾句,就是一種懷念了。(
相關(guān)閱讀
-
-
泉州花燈市級傳承人:父子秉持初心 傳承花燈技藝
這些融合刻紙、針刺、料絲等多種工藝的花燈,陸續(xù)被送往臺灣、廈門、漳州以及泉州市區(qū)、南安、晉江...更多
2019-02-19 08:50:12
-
-
20年珍藏如數(shù)捐借給學(xué)校 4000多年彩陶落戶泉州
“泉州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diǎn),西北是陸上絲綢之路的必經(jīng)通道,這批古陶器從大西北落戶泉州,‘一帶...更多
2018-12-11 16:29:25
-
-
泉州騎樓:鄉(xiāng)愁的符號 會隨歲月彌珍
騎樓不是泉州獨(dú)有,在福建的廈門、漳州,廣東的廣州、珠海以及海南等地,都可以見到騎樓。這騎樓建...更多
2018-12-10 11:39:22
-
-
泉州紀(jì)事1979年:企業(yè)“松了綁”廠長“說了算”
這一年,距離《福建日報》在頭版頭條刊登55位國有骨干企業(yè)廠長、經(jīng)理的呼吁信《請給我們“松綁”》...更多
2018-11-27 09:33:57
-
-
泉州市第33屆戲劇會演 高甲戲《李光地》成功首演
昨晚,安溪縣高甲戲藝術(shù)保護(hù)傳承中心創(chuàng)編的高甲戲《李光地》在安溪影劇院首演,作為泉州市第33屆戲...更多
2018-10-23 09:4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