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浮橋挖角街側記:消失的老街 不曾消逝的回憶(圖)
2015-12-08 10:49:41 來源: 海峽都市報
0瀏覽 評論0條
挖角街已拆遷改造,龍門吊的位置是當年挖角街的繁華地段
海峽都市報閩南版12月8日訊 看到《地名,守望鄉(xiāng)愁》策劃,我一下就想到了當年那條破舊的挖角街。那個時代的浮橋,還都是農村,而這條彎彎曲曲的老街,用今天的話來講,就是商業(yè)區(qū)。各種帶有人民公社時代烙印的布行、米行、小吃館,后來還開起了浮橋的第一家超市。
聽說當年《西游記》拍攝組來泉州取景時,第一集里孫猴子吃面的經(jīng)典場景,就是這個地方拍的。時過境遷,老街因道路興建而不復存在,但每當走到那個路口,還是會想起那條承載了多少老浮橋人記憶的挖角街。
——推薦人:市民陳先生
筍江水,你嘩嘩的流逝聲里,可曾記下挖角老街的昔日繁榮?
把“挖角街”三個字念出聲,泉州人大抵就曉得它的得名——街道至此拐彎,故名。
挖角街是浮橋一條臨江老街,十幾年前仍與筍江相依相伴。隨著沿街老商鋪的倒塌,它慢慢消失在江畔,連老街的記憶也慢慢變得模糊。黏在老街名字里的鄉(xiāng)土鄉(xiāng)情,卻成無數(shù)老浮橋人的“念念不忘”。
如今的挖角街,在一片施工的塵土中緩緩變身。曾住在挖角街的居民,有些已經(jīng)搬進了小區(qū)住宅樓,卻仍習慣回到筍江邊浣洗。只是挑起洗衣?lián)⒎畔孪匆麻车哪莻€地方,再也找不到挖角街了。
那彎曲的小巷弄,我還能畫出來
循著炸醋肉的味兒,我們來到了浮橋街上。街邊的榕樹與宮廟相互映襯,蔡家夫妻守著幾十平見方的小吃店,屋里屋外忙活著。
聽說有人來打聽老街,低頭炸醋肉的老板娘取下了口罩,“以前沒嫁過來時,還踩著自行車從南門騎到老街照過證件照嘞。”屋內和餡兒的蔡先生也放下手中的活,循聲走出來。59歲的蔡先生不僅在挖角街里的新華小學上過學,也在石板路上的店鋪前排過隊。那彎彎曲曲的小巷弄,他憑著回憶還能清晰地畫出來。“路面全都是石板鋪的,中間的規(guī)整些,是長方形的,兩側多是些亂石,道路3米寬的樣子。因為走的人多,石板光滑得很,一到節(jié)慶,肉鋪、食雜鋪前的人圍了一層又一層,就連修船所用的器具,在挖角街上都買得到呢。”
“我們店所在的位置是浮橋街,你看那邊的塔吊那里,就是挖角街的拐角處。”手指著不遠處的工地,蔡先生和我們描繪起挖角街當年的景象。循著所指方向望去,黃土飛揚,施工機器轟隆作響……
“我當年騎車去拍照的傅家照相館,好像還在這附近。”蔡家老板娘思索了好一番,卻記不起相館搬到哪兒了。
相關閱讀
-
-
臺風來前泉州天象唯美 且看“最美的那片云”(高
每年來勢洶洶的臺風,對于泉州的攝影師就是一次“福利”。前天,今年第10號臺風“麥德姆”駕到?,F(xiàn)...更多
2014-07-25 10:16:57
-
-
高清圖刊:致敬戰(zhàn)高溫的勇士 烈日下他們艱辛堅守
一周多來,泉州市氣象部門已連續(xù)多次發(fā)布高溫橙色預警信號。記者走訪烈日下辛勤勞作的勞動者,深切...更多
2014-07-18 10:01:47
-
-
泉州高溫帶動部分行業(yè)生意 KTV變成了市民茶座
天一熱,不少市民“變懶”,火了跑腿公司的業(yè)務;空調、游泳票都暢銷,當然啦,納涼一族各有奇招,哪...更多
2014-07-09 08:48:02
-
對電損有爭議 某物業(yè)拒交70萬元巨額電費
對電損有爭議,物業(yè)公司拒絕繳交一年多的電費70多萬元,溝通無果后,電力公司將物業(yè)公司起訴到法院。更多
2014-07-01 15:50:41
-
-
廈門狠心母親用剪刀扎兒子 只因孩子學習不好(圖)
廈門一名9歲孩子學習不夠好,遭到母親多次毆打,甚至拿剪刀刺傷其屁股。學校協(xié)調了多次仍未果,無奈...更多
2014-04-06 21: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