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春:九熬九曬 甕里酒沸熟地香(組圖)
2017-12-09 15:51:56 來源: 海峽都市報
0瀏覽 評論0條

趁著日頭,將竹匾鋪滿整個院子,晾曬熟地
12月的日光,暖暖地灑在竹匾上。
厝埕前三百平方米的院子,木架支起的竹匾以方陣排開,橫排十五,豎排六行。
而竹匾里的熟地,黝黑發(fā)亮。一旁的三個土甕下,旺火正燒,小煙囪吐著炊煙,還在蒸的熟地咕嚕作響,氤氳水汽里,紅粬酒的微甜裹挾著熟地的香。
在永春岵山鎮(zhèn)茂霞村的這處熟地園,37歲的顏志培剛剛送走了幾位外國友人,又馬不停蹄地招呼起了我們。
說到熟地,這個身高一米八的壯漢,細致地聊開了。
每到下半年,氣候無雨,便是制作熟地的忙季。七月份開始釀制紅粬酒,“熟地九蒸九曬,都需要紅粬酒。紅粬酒做不好變酸了,就是老醋了。”八月份左右,開始做熟地。采摘的生地要清洗干凈,去皮去頭尾,蒸熟后晾干,再浸泡在紅酒里,置于土甕中熬制,這樣反復(fù),歷經(jīng)九熬九曬,方成九制熟地。顏志培說,碰到下雨,便要收起,待晴天才能熬制,故制作周期約需半年,“差不多要忙到過年”。九制的熟地來年還要翻曬。

甕里酒沸香熟地家釀的紅粬酒,用來熬煮熟地
在永春,做熟地的人家并不少,幾乎每戶人家都有自己的方法。七年前,顏志培剛辭掉健美教練的工作,在同學(xué)家,看到了黑金色的熟地,喜歡養(yǎng)生和食膳的他一下子來了興趣。
接下來的七年,他從身邊做熟地的親戚朋友學(xué)起。他幾乎成了永春學(xué)做熟地的第一位年輕人。邊學(xué)邊做中,他集百家之長,總結(jié)出一套傳統(tǒng)土甕熬制熟地的制法。他思考著:熟地是永春一張舌尖上的名片,為什么不努力讓它走出去,讓更多人了解?
他萌生了做熟地園的念頭。兩年里,他在以縣城為中心的5公里范圍內(nèi),找了上百處地方,終于找到了茂霞村這處地址,四面皆木,有山泉流過,庭院寬闊,陽光能直射進來。他又花了好幾萬,修繕裝扮,把門口的狗圈和雞圈搬遷,將一樓的每個房間規(guī)劃為紅粬酒展廳、成品展廳等。
熟地園開放不到兩年,他手下的熟地走進了內(nèi)蒙古、新疆,還有北京的一些知名演員也慕名品嘗。顏志培說,對于未來,他有很多暢想,“二樓明年要做成熟地文化展區(qū),更遠的未來,可以嘗試做成熟地山莊,結(jié)合農(nóng)家樂和民宿,讓這份閩南傳統(tǒng)工藝,傳播得更遠更響。”

歷經(jīng)七次晾曬的熟地還差兩次熬煮
□說你知影
據(jù)《永春縣志》記載,早在北宋初年,永春民間就將老醋、久熟地、久六味視為“三寶”。熟地有補血滋陰、益精填髓等功效,可入膳。常作為祝賀喬遷的賀禮、嫁女兒時的嫁妝等。
□小菜譜
熟地老鴨湯
原料:熟地40g、枸杞20g、老鴨一只制作:老鴨宰殺洗凈后,放入熟地、枸杞,加開水適量,鹽巴適量,旺火燒開,文火燉兩小時。
熟地豬腳煲
原料:熟地20g、豬腳500g、蔥段姜片少許。制作:豬蹄洗凈斬塊,開水焯透。砂鍋內(nèi)放清湯,加少許料酒,下豬蹄、熟地、蔥姜燒開,煲至豬蹄熟爛,放少許鹽、味精,淋少許麻油。 (記者 陳瑩鈺 田米 通訊員 姚德純 文/圖)
相關(guān)閱讀
-
-
爆竹聲聲響上元共祈福 永春炸佛15日“頭炸”
夜幕下,煙霧彌漫中,閃出四名精壯漢子,頭戴斗笠,赤膊上陣,抬著佛像,緩緩而行;抬佛隊伍經(jīng)過房屋...更多
2019-02-16 11:25:28
-
永春縣第三實驗小學(xué)開設(shè)家長課堂 促進家校合作
為了更好地促進家校合作,豐富學(xué)校的教育資源,拓寬學(xué)生的思維,開闊學(xué)生的眼界,這學(xué)期,永春縣第...更多
2018-12-15 09:52:57
-
-
永春一車主遭遇天價拖車費 這次終于找到解決辦法
近日,讀者陳先生致電96339反映,上個月,他開車在永春縣城發(fā)生交通事故后,交警叫來拖車公司將車拖...更多
2018-10-25 07:45:43
-
-
蘇瀛漢:59載親歷永春白鶴拳由鄉(xiāng)村打出國門(圖)
說起永春白鶴拳你可能并不陌生,但也許你并不清楚,現(xiàn)在國外練白鶴拳的人數(shù)已經(jīng)超過國內(nèi)了。當(dāng)年在...更多
2018-10-20 10:45:57
-
-
永春籍中國工程院院士林俊德 獲全軍掛像英模榮譽
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統(tǒng)一印制張思德、董存瑞、黃繼光、邱少云、雷鋒、蘇寧、李向群、楊業(yè)功、林俊德...更多
2018-09-22 10:11:20
“中國烏龍茶之鄉(xiāng)”福建安溪舉辦2021開茶節(jié)
《安溪鐵觀音質(zhì)量安全白皮書(2020)》在京首發(fā)
紀念李尚大先生誕辰100周年在安溪召開
世界茶貿(mào)指數(shù)研究中心落戶安溪
永春呈祥:用“智慧奔跑”慶祝建黨百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