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為何要建第五個南極考察站? 承擔著什么樣使命
2017-11-09 08:54:50 來源: 科技日報
0瀏覽 評論0條
恩科斯堡島上,科考隊員正在工作?! ”疚膱D片由張翼攝
意義 提升認知南極能力
從1985年建立長城站起,我國已經初步建成南極考察基礎設施體系,建成涵蓋空基、岸基、船基、?;⒈?、海床基的國家南極觀測網和“一船四站一基地”的南極考察保障平臺,基本滿足南極考察活動的綜合保障需求。
在今年第40屆南極條約協(xié)商會議召開前夕,國家海洋局于5月22日發(fā)布《中國的南極事業(yè)》,這是我國政府首次發(fā)布白皮書性質的南極事業(yè)發(fā)展報告。
《中國的南極事業(yè)》顯示,2001—2016年南極科研項目投入約達3.1億元人民幣,是1985—2000年的18倍。我國初步建立一支門類齊全、體系完備、基本穩(wěn)定的科研隊伍,在南極冰川學等領域取得一批突破性成果,并推動南極科學研究由單一學科研究向跨學科綜合研究發(fā)展。我國科學家在南極科研領域發(fā)表的《科學引文索引》(SCI)論文數(shù)量從1999年的19篇上升到2016年的157篇,目前位居全球前10位。
“雖然進入前十名,但差距還是很大。”國家海洋局極地考察辦公室主任秦為稼舉例說,排名第一的SCI論文有近2000篇。
“這和中國開展南極研究的歷史比較短有關,另一方面也說明我們的投入還是有限。”秦為稼援引了去年智利同行的一篇文章,該研究拿投入和人均GDP做比較后進行排名,結果中國和美國墊底。
秦為稼強調說,不管怎么比較,也不管已做了多少工作,南極仍然是研究數(shù)據(jù)最匱乏的區(qū)域之一,研究南極仍是科技界面臨的重要課題。
“羅斯海區(qū)域的新站建成,將填補我國南極地區(qū)的考察空白,將支撐我國在羅斯海以及南太平洋的海洋環(huán)境調查和保護工作。”楊惠根說。
楊惠根表示,作為一個常年科考站,新建考察站與我國南極已有的兩個常年科考站——長城站、中山站一起,將覆蓋南大西洋、南印度洋以及南太平洋等南大洋各個扇區(qū),將進一步推動我國的南極科學考察,為人類認知、保護和利用南極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