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偷自拍手机在线_国产精品国产精品一区_无码极品少妇_先锋资源视频在线资源

五代時安溪縣令古詩證泉州七夕千年歷史 七巧民俗多

2016-08-09 07:49:56 來源: 泉州晚報

0瀏覽 評論0

牛郎織女的傳說,在中國可謂是家喻戶曉。近日,泉州一位收藏者向記者展示了一枚清末珍稀火花(火柴商標(biāo))——“雙星七夕圖”,以及一枚早期火花“七巧”。這兩枚珍貴的火花體現(xiàn)了七夕節(jié)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影響。而五代時安溪縣令詹敦仁所作《牛女夜有感》一詩,更是證實泉州人早在千余年前就在過七夕節(jié)了。

清末火花“雙星七夕圖”

清末火花“雙星七夕圖”

清末火花現(xiàn)牛郎織女

“雙星七夕圖”火花中,鵲橋上,織女長發(fā)飄逸,牛郎邊上有老牛相伴,畫面生動。據(jù)介紹,這一枚古火花為清末時遺留。

另一枚“七巧”火花,則為早期上海大明火柴公司制造,畫面上,織女衣著樸素,立于鵲橋上,牛郎背著斗笠,雙手拱立,邊上有一頭牛。

泉州民間有個有趣的說法,就是七夕過后,你看喜鵲頭部皆禿頂,原因是牛郎牽牛過鵲橋,牛蹄子蹂踏喜鵲頭頂所致。

天文愛好者稱,天上的牛郎織女的傳說僅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其實它們是永遠(yuǎn)不會相會的。牛郎星和織女星相距達16光年之遠(yuǎn)。每年的七月初七,半個月亮正好漂在了銀河的附近,月光使我們看不見銀河,古人便以為這時天河消逝,牛郎織女相見了。

古詩證泉州七夕歷史

你可知道,早在一千多年前,泉州人就在過七夕了。

七夕乞巧據(jù)說起源于漢代。東晉·葛洪《西京雜記》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于開襟樓,人俱習(xí)之。”這是古代文獻中最早關(guān)于七夕乞巧的記載。

五代時,安溪縣令詹敦仁(公元914—979年)作《牛女夜有感》一詩:晚風(fēng)霽雨一天秋,山共云齊眼界浮。牛女年年分兩岸,鵲橋袞袞自西流。

據(jù)悉,詹敦仁是安溪開先縣令,拓疆置縣,政績斐然。他還是安溪詹氏始祖。詹敦仁曾留下品茗佳句:“活火新烹澗底泉,與君競?cè)湛钫勑>祈氜熥矸匠娠?,茶不容烹?yún)s是禪。閑掃白云眠石上,待隨明月過山前。夜深歸去衣衫冷,道服綸巾羽扇便。”

泉州七月初七民俗多

這兩天,街市上常見有人叫賣成串的七娘媽花,或售賣“七娘媽轎”。用竹篾扎成的七頂小轎子并成一排,被稱為“七娘媽轎”,與之相伴出現(xiàn)的,還有同樣用竹篾扎成的“亭子”,被稱為“七娘媽亭”。泉俗視“七娘媽”為婦幼保護神,七月初七是其神誕,有小孩的泉州人家通常要買七娘媽轎和七娘媽亭,因為閩南有兒童拜“七娘媽”為“契母”(閩南語義母的意思)的習(xí)俗。

七夕的食俗有吃糖粿等,糖粿中間凹進一小孔,像極臉上笑意盈盈的酒窩。

[責(zé)任編輯:林春婷]

相關(guān)閱讀

省道312線安溪一路段因降雨溜方 公路人緊急搶險

省道312線安溪一路段因降雨溜方 公路人緊急搶險

昨日上午,安溪縣長坑鄉(xiāng)云集村附近路段出現(xiàn)溜方,造成道路被堵,所幸無人員傷亡。安溪縣公路局接到...更多

2019-03-11 11:21:14
“百日會戰(zhàn)”首戰(zhàn)告捷 安溪警方搗毀三個詐騙窩點

“百日會戰(zhàn)”首戰(zhàn)告捷 安溪警方搗毀三個詐騙窩點

9月18日上午,安溪縣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暨赴境外詐騙流出地專項整治“百日會戰(zhàn)”誓師大會上,縣委書記...更多

2018-09-22 10:14:24
安溪一大貨車硬闖限高桿 女子路過被砸中當(dāng)場死亡

安溪一大貨車硬闖限高桿 女子路過被砸中當(dāng)場死亡

9月15日下午1點左右,一輛紅色大貨車途經(jīng)安溪縣恒興中學(xué)大門附近的鐵路橋洞時,由于車身過高,將鐵...更多

2018-09-16 09:24:10
安溪:凌厲攻勢打擊黑惡勢力 抓獲涉黑惡逃犯43人

安溪:凌厲攻勢打擊黑惡勢力 抓獲涉黑惡逃犯43人

今年掃黑除惡專項斗爭開展以來,安溪縣破獲了一批涉黑惡案件,其中,打掉1個涉黑組織、4個涉惡團伙...更多

2018-09-02 09:10:59
安溪尚卿約63斤重3米長大蟒蛇大鬧養(yǎng)雞場偷吃雞

安溪尚卿約63斤重3米長大蟒蛇大鬧養(yǎng)雞場偷吃雞

15日,安溪尚卿一條長約3米,重約63斤的大蟒蛇闖進養(yǎng)雞場偷吃雞,森林公安到場時村民已自行將蟒蛇捕...更多

2018-08-16 08: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