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知名文化遺產(chǎn)專家泉州暢談海絲論文化(圖)
2016-06-09 09:22:52 來源: 泉州晚報
0瀏覽 評論0條
人物名片:泰國文化部藝術局考古與博物館司高級顧問、專家 阿瑪拉·瑞蘇查特
泰國海絲遺址中有眾多中國印記
在與其他地區(qū)人民跨越海洋進行交流之前,泰國原住民一直靠海維生。
考古發(fā)現(xiàn)印證了海上絲綢之路帶來的東西方交流,也見證了泰國與中國通過海絲建立的長久聯(lián)系。
發(fā)言中,阿瑪拉·瑞蘇查特向大家展示了泰國豐富的出土文物。在泰國的古跡和考古遺址中,留下許多來自中國的印記:壁畫上乘帆船到泰國旅行的中國游客;博物館石碑里的中國文字;很多中國漢代的錢幣通過帆船貿(mào)易帶到泰國……
阿瑪拉·瑞蘇查特說,為了證實泰國人民通過海上絲綢之路與其他國家進行交流,泰國相關部門十年來作了進一步的考古發(fā)掘。在考古遺址中有了新發(fā)現(xiàn):源自中國南方的銅鼓,銅鼓所用的錫、鉛礦石和銅礦石來自泰國的礦山。
很久以前,泰國當?shù)厝司屯ㄟ^海上絲綢之路與中國、印度接觸,建立了港口社區(qū)。在公元9世紀-13世紀里,泰國歷朝王國在與東西方部分國家之間的貿(mào)易和文化交流中,逐漸接納了新的宗教(印度教和佛教)、書寫方式、宗教語言。這些王國的人民也掌握了包括中國釉瓷制作在內(nèi)的許多新技術。
在泰國歷朝王國中,港口城市的原住民,作為多國貿(mào)易的中間人,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各國人民通過海上絲綢之路進入泰國,不少人甚至在此定居。阿瑪拉·瑞蘇查特舉例說,有一個中國人成為泰國南部省份的官員,他的繼承者也一直統(tǒng)管那個地區(qū),持續(xù)了七代。
阿瑪拉·瑞蘇查特說,在泰國,有中式的廟宇;在泰國陶瓷的代表種類里,出現(xiàn)了帶有泰國人和中國人特征的人物圖案;在泰國,甚至有些石像是中國和歐洲圣人的形象,“這也是泰國人通過海絲的大帆船貿(mào)易,從中國帶回國的”。
相關閱讀
-
-
泉州海絲新城統(tǒng)籌協(xié)調(diào)范圍劃定 總面積約240平方
新城建設寄托著泉州人民的殷切期盼,是高質(zhì)量發(fā)展落實趕超的重要支撐。近日,泉州市政府第45次常務...更多
2019-01-04 07:58:40
-
-
泉州海絲公園互動3D“網(wǎng)紅墻” 1個月后即將完工
日前,泉州臺商投資區(qū)海絲藝術公園正在醞釀總占地約700平方米的臺商區(qū)文化展示長廊,400多平方米的...更多
2018-11-27 09:22:14
-
泉州8個海絲史跡修繕方案獲批復 開元寺近日動工
國家文物局日前批復同意我市8個海絲史跡的修繕工程設計方案,包括開元寺雙塔、九日山摩崖石刻石佛亭...更多
2016-08-08 07:31:16
-
泉州海絲沿線國家生意紅火 前5個月貿(mào)易額破50億
記者從市商務局獲悉,今年前5個月,我市與海絲沿線國家和地區(qū)貿(mào)易總額就已突破50億美元,與去年同期...更多
2016-07-04 09:48:48
-
泉州海絲史跡保護條例二審 法條增刪變化有點大
昨日上午,泉州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召開第34次會議,聽取市人大常委會法制委、市政府、市法院、市...更多
2016-06-30 14:1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