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成都地下格斗場現場 3個月50次血腥肉搏(組圖)
2016-02-16 11:34:34 來源: 華西都市報
0瀏覽 評論0條
1月22日晚,成都科華路某寫字樓4樓一家酒吧里,一個10平米的“斗獸籠”中,不時有人上去“廝殺”,幾乎拳拳到肉。他們當中有學生、司機也有白領,勝者每場有500元獎金。但在近期一場比賽中,獎金被提升到了5萬元,還引來一名號稱“泰國拳王”的拳手報名。

“一只手用4卷膠帶,打一次拳要用掉8卷。”楊毅果把膠帶一圈圈纏在徒弟拳頭上,并在掌指關節(jié)處墊出約2厘米高的突起。“這是為了保護選手么?”“不,是為了讓對方傷得更重。”

這是一家酒吧,5米多的層高,幾乎沒有內飾裝修。四周安裝了鐵制樓梯和簡易平臺,形成環(huán)形看臺,臺下正中是個10平米左右的鐵籠。燈光昏暗,電子音樂轟轟作響。

在每個周五、周六的晚上,客人們從晚10點左右陸續(xù)入場。作為入場憑證,所有人還要在手上蓋一個章。驗票員身邊的海報上寫著——“來,約一架,釋放自己”。這里之所以吸引人,是因為相比正規(guī)拳擊賽,比賽規(guī)則更加開放。K1、拳擊和MMA是這家酒吧通常采用的幾種格斗規(guī)則。

作為這家酒吧的股東之一,本人也是一名半職業(yè)泰拳手的楊毅果對這個半地下格斗場的情況了如指掌,他說,“來這里的職業(yè)選手占20%左右,剩下的人里面,多少也都有點底子。”按照酒吧規(guī)定,選手需要提前報名,根據真實職業(yè)和拳擊水平,由主辦方安排實力相近的對手。

但事實上,每次“約架”都充滿變數,沒人知道下一秒會發(fā)生什么。即便是事先預約好的比賽,雙方選手的真實職業(yè)和真實水平,也并不能像比賽主辦方承諾的那樣,“匹配水準相近”的選手。

“登記為自由職業(yè)或者司機的,很多確實是社會人士,給‘哥老倌’些當保鏢、開車的。”楊毅果說。除了這些“職業(yè)選手”,來這家酒吧的也不乏“素人”(純玩票的選手行話叫作“素人”)。他們脫下白天的外衣,變身相互廝殺“野獸”,赤裸上身,選擇用拳頭和嘶吼來化解工作、生活中的壓力,獲取快感。來源:華西都市報 記者:楊雪 攝影:雷遠東

“中國烏龍茶之鄉(xiāng)”福建安溪舉辦2021開茶節(jié)
《安溪鐵觀音質量安全白皮書(2020)》在京首發(fā)
紀念李尚大先生誕辰100周年在安溪召開
世界茶貿指數研究中心落戶安溪
永春呈祥:用“智慧奔跑”慶祝建黨百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