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機器人時代崛起能帶來哪些便利 人類將面臨失業(yè)?
高智能化生產線
機器減少了工人什么人來管理機器?
在特步集團制鞋部里,自動印線機和自動沖裁機放在車間的最前部。自動印線機是全封閉的,只要將鞋片放入,機器就可以自動印線,這些線是為后期剪裁做準備的。
原本的印線需要工人們一人一崗,把鞋片放在印線板下,再在印線板上涂上一層油墨,鞋片放進去后都刷一下,留下印線。而自動印線機全封閉操作,經電腦排版、設計,舍棄了油墨材料,車間環(huán)保了,工人們也輕松了。
一臺印線機可替代四五名工人,同時能節(jié)省5%至10%的材料消耗,還把產能提高了五六倍。“以前是培訓工人如何印線,現(xiàn)在是培訓工人使用管理這些機器。”特步(中國)有限公司制造事業(yè)部經理黃旭釗說。
“管理機器肯定更省心,只要不出故障就好,管理人要復雜些。”印線小組長接受了廠家的培訓后,自然成了這些機器的管理員。她說管理人時,得了解工人的性格、脾氣。
那么,對于什么人能成為管理機器的人,而不是被發(fā)配別的崗位,甚至直接淘汰呢?對于這個問題,公司尚沒有系統(tǒng)的計劃,但技術熟練、可塑性強總是逃不過的因素,另外,“年齡也會是一個問題”。
人類的“飯碗”會被機器人接管嗎
1910年,捷克斯洛伐克作家卡雷爾·恰佩克在他的科幻小說中,創(chuàng)造出“機器人”這個詞。他可能沒想到,近百年來,中外科學家為此奮斗不已,真的創(chuàng)造出“機器人”,使科幻成為現(xiàn)實,并使之大量應用于生活、工業(yè)、醫(yī)療、航天等領域。放眼望去,機器人改變世界的能力,似乎沒有上限!在不少工作領域,“機器換人”的趨勢正在擴大,人們難免擔憂,和機器人“搶飯碗”的時代真的來了嗎?
■觀點一
“短期對工人不會有太大影響。” ——特步(中國)有限公司制造事業(yè)部經理黃旭釗
從事紡織鞋服行業(yè)多年的黃旭釗看來,機器人對產業(yè)對工人的影響或許沒有那么明顯,更準確地說,是這種影響短時間內不會顯現(xiàn)。
他認為,運用機器人的生產有兩個特點,標準化、款式單一,而且量大。紡織鞋服都是依單生產的,而現(xiàn)在訂單的體量都不大,以小單為主,且客戶都要求個性化設計,并不喜歡整齊單一的款式。所以,他認為,大量的機器生產并不能滿足客戶的要求。
“一些特別的花式、款式,機器仍是無法生產的,所以很多工作仍需要人工操作。”黃旭釗認為,精鉆業(yè)務,有個性手藝的工人未來仍會是行業(yè)需要的。
■觀點二
“招不到工人,才用了機器人。” ——福建泉州順美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鄭澤洽
在鄭澤治看來,機器是替代了工人的工作,為企業(yè)解決了招工難的問題。但也這說明并不是機器趕走了工人,而是工人少,機器替補了工人的缺失。
“現(xiàn)在年輕人的頭腦里都沒有藍領這個職位,每個人都想做白領,這和教育有關。”鄭澤洽說,工廠很多崗位年輕人不愿意做,幾乎是四五十歲的大叔大媽在做,一旦他們老了做不動了,這個崗位就沒人了。這時候機器的出現(xiàn)其實是一種替補,而不是侵占。
■觀點三
“機器人可從事一些高危工作” ——泉州市微柏工業(yè)機器人有限公司總助吳雪華
機器人可以從事一些高危、高壓、高強度的工作,吳雪華表示,機器人以后的應用領域將越來越廣。她說,目前機器人主要分為兩類,工業(yè)型機器人和家用型機器人。工業(yè)上的通用型機器人有14個機型,非通用型則更多。而14款通用型機器人中微柏已有12款。生產品種豐富的勞動密集型企業(yè)都會用到工業(yè)機器人。這些機器人可以進行噴漆、仿制包袋、篩選合格的產品入箱等一系列工作,也可以代替人工在一千多攝氏度高溫中作業(yè),這樣的一條線可以代替三十幾個工人。
她介紹,目前生產工業(yè)機器人的技術已經相當成熟,有陶瓷公司使用工業(yè)機器人,全部車間都沒有人,分揀、貼標、入箱、打包、倉儲一連貫的工作,機器人取代了人工,解放勞動力,讓基礎勞動的人的生活上一個新的臺階。
“對不少企業(yè)而言,一次性投入是比較大,但從長遠看,這種投入又是必需的和合算的,因為企業(yè)也要在不斷進行產品升級和創(chuàng)新。”吳雪華表示。
■觀點四
“有思想的東西無法被代替!” ——龍騰木雕有限公司負責人劉榮富
“木雕作品可以體現(xiàn)一個雕刻師的風格、技藝、特性,而機器人沒辦法做到這一點。”德化龍騰木雕負責人劉榮富認為。
劉榮富說,他們公司尚未用上機器人來雕刻產品,而且目前也沒這個規(guī)劃,全部是靠雕刻師的技藝來雕刻作品的。“機器人的話,一定要設計統(tǒng)一格式,雕刻出來東西千篇一例,從收藏的角度來說,并無多少價值。”劉榮富說,而雕刻師每個人的思想都不一樣,他們可以根據(jù)每塊木材,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造力,再加上自己的技藝,雕刻出一個個獨具特色的作品,這一點是機器人也無法比擬的。
劉榮富說,出名的雕刻師作品,有收藏價值,且隨著時間的推移,收藏價值也水漲船高。
德化多名陶瓷大師也認為,陶瓷技藝有高有底,可以體現(xiàn)在一件作品上,而機器人生產出的東西幾乎一樣,所以擁有一技之長的行業(yè)專家,很難被機器人所代替。
相關閱讀
-
-
泉州市區(qū)多條道路屢次被開挖 馬路“拉鏈”何時休
“晴天塵土飛揚,雨天遍地泥漿”,這是不少市民對馬路反復開挖的直觀感受。年前剛完成道路改造,年...更多
2015-11-02 08:51:08
-
-
泉州六旬農民發(fā)明家獲11項國家專利 僅讀到小學二
63歲的林華天,憑借著一腔熱情,10多年來不斷探索發(fā)明,被稱為“農民發(fā)明家”。昨日,記者來到惠安...更多
2015-11-02 08:41:53
-
-
泉州西湖公園一女子跳湖輕生 黑衣男子下水救人不
昨日上午7時20分左右,泉州西湖公園警務室接到群眾求助,一名約五十歲的婦女在垂釣區(qū)作出自殺舉動...更多
2015-11-02 08:32:25
-
-
泉州3名銀行業(yè)務員當街圍毆協(xié)警 因小車去路被攔
昨天下午,在泉州市區(qū)田安路,由于交通擁堵,一名協(xié)勤人員在疏導時攔下了一輛轎車,沒想到,車上的...更多
2014-04-02 09:2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