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偷自拍手机在线_国产精品国产精品一区_无码极品少妇_先锋资源视频在线资源

吳泰虹:以“工匠精神”打磨藝術精品

2016-05-24 14:57:41 來源: 泉州企業(yè)家雜志

0瀏覽 評論0

吳泰虹:以“工匠精神”打磨藝術精品

東藝雕刻有限公司總經(jīng)理吳泰虹 陳玉玲/攝

泉州企業(yè)家雜志(本刊記者  謝玉燕)一塊石頭,或大或小、或薄或厚,經(jīng)過剖、敲、鑿、磨,能逼真顯現(xiàn)出山水或人物,這就是石雕的魅力所在。

九華山的地藏王、天津濱海新區(qū)的媽祖像、宜興大覺寺如來佛坐像……這些精美且令人震撼的石雕作品皆出自同一家公司之手——東藝雕刻有限公司。吳泰虹則是這家公司的總經(jīng)理、創(chuàng)作這些藝術作品的主導者。

許是沾染了石頭的靈氣,加上自身的慧心,最終讓吳泰虹得到業(yè)界的認可;或者是出生在“石雕世家”,讓他比一般人更能體味其中的美與神韻,最后成就了他與石的這一段情緣;又或者是出于對職業(yè)的敬畏,他視技術為藝術,以“工匠精神”認真打磨每件作品,力爭追求每件作品的極致完美。

工匠世家的雕刻人

石雕的血脈融入于整個閩南,它的絢麗多姿、博大精深吸引著無數(shù)人投身其中,吳泰虹父親就是其中之一。他把美術的斑斕世界帶進影雕,開創(chuàng)了彩色雕刻的新時代;他融合浮雕、圓雕、影雕,將廢石變成寶貝,創(chuàng)作出一系列碎石藝術作品;他還首創(chuàng)大型石雕無接縫工藝,此技藝至今未有超越……他就是在工藝美術界享譽盛名的吳木水大師。

姐姐吳敏達也是一名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技藝傳承人,她創(chuàng)作了許多聞名海內(nèi)外的藝術作品,曾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福建省勞模、省工藝美術大師……

父親閃耀的光輝,讓還在孩提時代的吳泰虹感嘆不已。自幼耳濡目染父親與姐姐的石雕藝術,吳泰虹深受熏陶。

他見識過石雕作品創(chuàng)作的不易,得經(jīng)過選料、構圖、雕刻、打磨等諸多復雜的環(huán)節(jié)和技術程序。但他也看到了雕刻人對美的追求,對藝術的較真,這些都深深印在吳泰虹的腦海中,并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他。

即便當時還在讀書,吳泰虹總喜歡到工廠幫忙、學習。“在雕刻創(chuàng)作過程,能把腦海中的形象用刻刀展現(xiàn)在石頭上,感覺很快樂。把一塊帶著泥巴的毛石砸開泥巴、打磨、清洗干凈這個過程也是一個鍛煉身體的過程。”吳泰虹很享受這一過程。大學畢業(yè)后,他毫不猶豫地扎進工廠,開啟了自己的雕刻事業(yè)。

如今,走進東藝雕刻,映入眼簾的是四處擺放的石雕作品,山水、人物以及各種花鳥魚蟲皆惟妙惟肖。吳泰虹告訴記者,這些作品很多獲過獎,其中也有很多他獨立創(chuàng)作的,說完指了指不遠處的小沙彌、孫悟空等作品。“能沿著父親的藝術道路往前走,傳承及弘揚我們的地域特色文化,在父親的光芒中綻放自己的夢想,我以此為榮。”吳泰虹說。

追求極致的“工匠魂”

有著縫衣鋪、補鍋補碗等印跡的時代,是對于物品鄭重珍惜的時代,是手藝時代,那個時代閃耀著工匠精神,如呼吸一樣自然。然而,進入工業(yè)時代,手工漸漸被機器取代,純手藝人越發(fā)少見,依附著的工匠精神也隨之隱退。

對此,吳泰虹呼喚,藝術創(chuàng)作需要工匠精神,并期待它能以一種靈魂的姿態(tài)回歸。“較真是工匠精神的靈魂。”吳泰虹這樣認為,也將它發(fā)揮到極致。

2011年,吳泰虹接到了給九華山做“中國紅”雕像“閔公”和“道明”地藏王雕像的任務。他又喜又憂,喜的是,這是個展示實力的好時機;憂的則是,作為石材中的一種品名,“中國紅”又叫“四川紅”,因為它雜質多,市場可找到的石料體量都不大。“去哪里找這塊5米多高的整方‘中國紅’?”吳泰虹不禁犯難。

他多次派人到四川實地尋找,甚至叫工人住在山上選料。前后耗時8個月,在得知礦山上有能夠選用的“中國紅”時,吳泰虹立馬趕了過去。為了找到理想的那塊石頭,吳泰虹在山上耐心地在一塊塊巨石中翻找。這份較真的態(tài)度終于讓礦山開采的人忍受不了了:“如果你們再這樣挑剔,就把你們從山上扔下去。”

[責任編輯:陳玉玲]

相關閱讀

參與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