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語》第四輯——《印象洪再雙》
2019-01-04 14:57:18 來源: 摘自《心語》
0瀏覽 評論0條
印象洪再雙
作者:黃敬
南安英都鎮(zhèn)霞溪村,是記者非常熟悉的地方。
1997 年 5 月 7 日,一場突如其來的特大洪水,襲擊霞溪村。山洪咆哮而下,頃刻,霞溪村成為一片汪洋。
記者隨時任泉州市委書記的何立峰,前往霞溪抗災(zāi),性命差點在這里丟掉,還好,有一根事先系在腰間的繩。
近日,記者再訪霞溪,本想直接去村部拜訪老朋友——霞溪村黨委書記洪再雙,可映入眼中的霞溪景色。讓記者不得不停車駐足,流連于霞溪之美。
佇立英溪邊,只見寬闊的溪床緩緩而去,橫跨南北的攔溪壩靜臥溪床,嘩啦啦的溪水在壩上無憂無慮盡情地飛舞、跳躍,仿佛在輕輕地告訴記者,霞溪正悄然走向成功,前浪剛被后浪淹沒時,仿佛給記者吹著耳風(fēng),霞溪正在蓄勢待發(fā);浪花接踵奔騰而去時,可愛的她不忘回頭告訴記者,霞溪正一步一步地走向繁榮。
放眼溪邊,先是沿溪的公園綿綿而去,樹兒護著小花,小花一個勁兒朝著樹兒笑,草兒有著強烈的失落感,齊刷刷地伸出甜甜的笑臉,仿佛在說:霞溪,有我才真正的美呢!
潔凈的街,錯落有致的屋,徐徐巡邏的摩托,唱著“今天生活比蜜甜”的清潔車,還有,一張又一張愜意的臉……
看到霞溪的巨大變化,記者急切地尋找洪再雙,探訪變化之方。
洪再雙,一面是海水般的溫柔與寬容,一面是火焰般的熱情與激烈,因為有如魚得水般的剛?cè)嵯酀?,所以獲得霞溪人的擁戴與支持。
洪再雙的名望,從治溪開始。
1997 年 5 月 7 日的災(zāi)難,霞溪人有著切膚之痛。
“要安居,先治溪。”洪再雙的話,如同晨鐘暮鼓般的醒世警語,又像涓涓細流樣的低語泣訴。
他受命于危難之間,憑借杰出的人格魅力,創(chuàng)造出治溪的奇跡。災(zāi)難之因,是溪床與村莊齊高。
“不能等論證,不能等設(shè)計,解決令群眾提心吊膽的居住環(huán)境問題是眼前第一要務(wù)??焖俳档拖彩窍枷谝患贝笫?rdquo;洪再雙立說立行,各種能疏通溪床、降低溪床高度的機械快速進場,戰(zhàn)役就在這樣的特定背景下拉開序幕。
轉(zhuǎn)眼再看洪再雙,他的眉梢掛著倔強,微微上翹的嘴角,透射出威嚴(yán)與強悍。
回憶參選村支書,洪再雙說,第一次參加村黨支部書記選舉,他掉了7 票。過了 3 年,再次參選,丟了 3 票。就在前幾天,他第三次參選,掉了1 票。
“黨員、群眾的認可度越高,壓力越大!”洪再雙面對再次高票當(dāng)選如是說。
談到這一任期的工作,洪再雙說向記者介紹了不少的工作亮點,但其工作著重點仍然離不開治溪。
因為,英溪的洪水隱患還沒有根本排除。
過境兩公里長的英溪,雖然有了橋,但因橋建在“卡脖子”地段,排洪能力差,遇上大的險情,水漫霞溪村的隱患仍然存在。如果遇上山洪暴發(fā),上游狂泄而下的不僅是洪水,更有龐雜的雜物垃圾,這座“卡脖子” 的橋梁就可能變成行洪的“攔路虎”,勢不可擋的洪水很可能把霞溪再次變成澤國。
建一座長治久安的大橋成為洪再雙的一個夢。
藍圖在繪制,對于任期內(nèi)要實現(xiàn)的理想洪再雙胸有成竹。但對剛剛投入幾千萬元進行英溪治理的霞溪村來說,其艱巨可想而知。
“成功,絕對不是靠偶然與僥幸,要成功,都必須勇于面對困難并向困難挑戰(zhàn)。”洪再雙對記者說。
記者在思考:洪再雙的自信,給予他一種勇往直前的強大動力,他的這種自信,不只是一種心理素質(zhì),更是一種無堅不摧的力量,有了這種動力與力量,就可以再聚成勢,以勢助氣,勢氣雙旺,就可能創(chuàng)造出奇跡。
當(dāng)下,村級在換屆,需要什么樣的領(lǐng)頭羊?也許,都需要霞溪村的這種氣勢!
2015 年 8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