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不斷在變 但“老兵”們的進取精神永不變
2021-07-29 14:21:57 來源: 廈門日報
0瀏覽 評論0條
焦小衛(wèi) 湖里大隊事故預防處理中隊四級警長
理想主義的溫柔硬漢
【人物名片】
焦小衛(wèi)是陜西人,1977年生,1998年大學畢業(yè)后入伍,2017年底轉業(yè)至交警支隊,現在湖里交警大隊事故預防處理中隊負責交通事故處理工作。
理想主義的焦小衛(wèi),以“為群眾多做點實事”為行為準則,寧可自己多付出,也要讓當事人少跑腿、更滿意。
“我以為做交警就是站站崗、指揮指揮交通,沒想到我這個崗位就有這么多內容。其實交警的很多工作都是做在老百姓看不到的地方。”回想起剛剛轉業(yè)時,焦小衛(wèi)說自己像一張白紙,沒有駕照、不會開車、對廈門的道路毫無概念,就一頭扎進了交警隊伍。
不過,雖然表面上看起來溫文爾雅,但多年軍旅生涯,練就了焦小衛(wèi)鋼鐵般的意志和不服輸的精神。不會?一個字:學!入警5個月之后,焦小衛(wèi)已經能夠獨立處理交通事故,如今對一些交通事故的疑難雜癥更是舉重若輕。
一天,一輛電動車在金湖路上撞到一名行人后逃逸,行人受了輕微傷。現場調查、調取監(jiān)控后焦小衛(wèi)發(fā)現,電動車駕駛人臉部、衣著沒有明顯特征,車座載有一個疑似外賣箱的東西,此外沒有任何其他線索。難道就這樣放棄?當時手里同時有十幾件案件正在處理的焦小衛(wèi)沉下心來,見縫插針,利用辦案間隙,調取大量監(jiān)控逐幀查找,追蹤到電動車駕駛人曾停留的居民樓后,更是逐層逐戶詢問,最終確認了電動車駕駛人的身份,并將其找了出來。光辦理這起案件,他就前前后后花了2個多星期,被撞的行人感激又感動。
“我比較理想主義,總是想把事情做好、做圓滿。”正是對自己的高標準、嚴要求,焦小衛(wèi)在處理交通事故時總是本著讓群眾少跑腿、對群眾負責任、努力化解矛盾的原則,盡可能地為當事各方多做點實事,“能為群眾多做點實事,我很高興。”
楊軍山 橋隧大隊廈門大橋中隊一級警長
甘當清道夫的“黑臉”交警
【人物名片】
楊軍山是湖北人,1973年生,1991年軍校畢業(yè)后入伍,2014年底轉業(yè)至交警支隊,現在橋隧大隊廈門大橋中隊工作。
“交警就像血管里的清道夫,既要疏通保暢、祛除雜質,又要保護血液不能受到傷害。”在楊軍山看來,作為一名交警,要時刻把老百姓放在心上。
“我以前可白了,但是現在沒法不黑。”楊軍山指著自己的臉說,常年奔波在路上,查處違法行為、疏導交通、事故處理……黝黑的皮膚是工作的印記,更是他的榮譽。
軍轉警7年來,他主動作為,勇挑重擔,滿腔熱情地投身到公安交通管理工作中,
不過,剛剛轉業(yè)到交警隊時,楊軍山也經歷過一段難忘的磨合期,“不同類型的駕駛證逾期,處罰標準不一樣;限行和禁行,處罰標準也不一樣。類似這樣的細節(jié)太多了。”對業(yè)務不熟的楊軍山拿出在部隊里養(yǎng)成的雷厲風行的工作作風和攻堅克難的斗爭精神,抓住一切機會學習,啃書本、問同事。很快,他就成長為一名業(yè)務能手,無論在哪個崗位上,都兢兢業(yè)業(yè)、忠誠履責,贏得了戰(zhàn)友同事和親朋好友的一致稱贊。
保持軍人本色,楊軍山將老百姓放在心上,時刻不忘幫助群眾。去年上半年的一天晚高峰時,楊軍山和同事們接到求助,一位市民的父親胃出血需送醫(yī)院,但車被堵路上了。情況緊急,楊軍山和同事們迅速拉響警笛為小汽車開道,順利到達醫(yī)院時,正值醫(yī)生下班,楊軍山和同事們熟練地找來推車,將患者抬下車、推到急診室、找醫(yī)生……一整套流程下來把患者家屬都看懵了,無他,太常干這事兒了。“做交警這幾年,我?guī)腿罕姄Q胎、推車,少說也得有200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