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鋼筆見證先輩戰(zhàn)斗生涯 追憶革命先輩往事
2021-08-26 09:46:29 來源: 石獅日報
0瀏覽 評論0條
上周我們介紹了一位來自靈秀的菲華文藝戰(zhàn)士蔡哲方,講述其在菲律賓投身抗日活動的事跡(詳見《石獅日報》8月19日第八版),引起了讀者關注。8月23日,蔡哲方的后代專程到石獅市博物館參觀“我家的紅色記憶”專題展覽,并深情回憶先輩留下的點滴記憶。
“父親去世時我只有12歲。”蔡哲方的女兒蔡秀明說,雖然父親陪伴自己的時光短暫,但是父親留下的記憶她至今依舊歷歷在目。父親時常向年幼的蔡秀明說起在菲律賓艱苦戰(zhàn)斗的故事,那時候的蔡秀明懵懵懂懂,父親英勇斗爭的事跡在她心目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象。“母親曾經(jīng)和我說過,還有一個姐姐叫做‘紅影’。”蔡秀明回憶,蔡哲方曾給一個女兒取名“紅影”,母親時常念叨父親一心為革命,連給孩子取名都帶著“紅色”。蔡秀明原名羅奶,也是父親給她起的具有菲律賓特色的名字。
在與菲律賓人民并肩抗擊日本法西斯期間,蔡哲方參加了王漢杰(蚶江鎮(zhèn)水頭村人)領導的華僑抗日游擊支隊,從事文宣工作,擔任《流星》報主編,用筆桿子參與艱苦卓絕的抗日斗爭。2009年,蔡秀明的母親曾將和蔡哲方相關的珍貴檔案捐贈給石獅市博物館,為石獅深入開展僑史僑情研究提供重要的文史資料,其中包括一支派克鋼筆,上面刻有蔡哲方的名字,他從海外帶回來的這支筆正是他戰(zhàn)斗生涯的最好見證。值得一提的是,這支筆也在展覽中展出。
當年回到石獅容卿村后,蔡哲方曾在容卿小學擔任教師,他利用與菲律賓僑親的關系,爭取僑匯支持家鄉(xiāng)教育事業(yè)。華僑若有寄錢回來,也常囑托蔡哲方幫忙分到僑眷手中,“我就坐在父親自行車前面,跟著他到村里挨家挨戶去幫忙分錢。”蔡秀明回憶起與父親的生活點滴,流露出不舍的想念。
蔡哲方的孫女蔡愛明小時候特別喜歡聽故事,“我小時候和奶奶睡覺,她就會和我說很多關于爺爺參加抗日的故事。奶奶總是說,爺爺一心為國家、為家鄉(xiāng),對家人的考慮反倒很少。”蔡愛明表示,自己十分熱愛唱歌,或許是得到了爺爺文藝細胞的遺傳,她小時候曾在家中看過爺爺?shù)氖指?,并從長輩口中逐漸了解到許多關于爺爺?shù)挠洃?,雖然和爺爺未曾謀面,但是爺爺?shù)氖论E永遠深深存在她的腦海中。在奶奶的教誨下,蔡愛明也深切感受到爺爺?shù)母锩窈图覈閼?,如今再次在展覽中看到爺爺?shù)倪z物,仿佛隔空在與爺爺對話。(胡丹揚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