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偷自拍手机在线_国产精品国产精品一区_无码极品少妇_先锋资源视频在线资源

東南大學原校長陳篤信:自由包容的泉州給我留下一生的烙印

2019-05-11 10:21:18 來源: 泉州晚報

0瀏覽 評論0

泉州網(wǎng)5月11日訊 (記者 殷斯麒)一條西街,百般傳奇。在這條老街上,先后走出了謝希德、林祖賡、莊善裕、陳篤信四位新中國的著名大學校長,他們曾在不同時期分別擔任過復旦大學、廈門大學、華僑大學和東南大學的校長。中西文化交融、具有豐富人文底蘊的老西街是他們非比尋常的“啟蒙老師”。

前段時間,央視四套《記住鄉(xiāng)愁》欄目第五季聚焦泉州西街。生于斯長于斯的東南大學原校長陳篤信受邀回故鄉(xiāng)錄制節(jié)目,他回母校、回祖厝,尋找鄉(xiāng)愁。節(jié)目播出后勾起了很多人兒時的回憶,陳篤信對故鄉(xiāng)的依戀令人動容,擁有良好家風、學風的陳氏家族讓人肅然起敬。

學霸基因

在鯉城平水廟26號,陳家大院門口掛著一塊牌子寫著“陳仲瑾故居”,陳仲瑾就是陳篤信的祖父。陳氏家族自金門遷居泉州平水廟以來,崇文之風數(shù)代傳承。陳仲瑾青出于藍,不僅考取了清代舉人,還參加了同盟會。陳仲瑾極重教育,在投身革命的同時,一手建立了西隅小學,下南洋為學?;I款,并將新的教育思想引入泉州,這種理念對陳家后人影響極大。“在陳家,不自覺讀書反而是件奇怪的事情。年少時看到的長輩們幾乎都是‘學霸’,飯桌上為學術觀點而爭辯是常事。”陳篤信說。

距離陳篤信最近的“學霸”就是他的父親和姑姑,兩人都畢業(yè)于廈門大學。陳篤信清楚地記得,精通英、日、德、俄四國語言的父親,為了督促兒子學習外語,曾要求剛上初中的陳篤信,每天都要朗讀英語文章給他聽。“做學問方面,我父親對我影響比較大。他因為生病,不太能夠親自教導我,讓我以二姑為榜樣。倒不是說姑姑真的很嚴格,但是我們內(nèi)心會害怕她不高興,所以要努力學習。”

對于祖父,陳篤信心中滿是敬畏。“他很關心社會,幫助弱勢群體,我認為源頭在于他愛國,在于他追求社會公正。要振興中華,關心弱勢群體,加強教育是一個很重要的手段。”

結緣無線電

1954年,陳篤信考上南京工學院(東南大學前身),之后的60余年,幾乎都是在南京度過,畢業(yè),從教,到升任系主任、副校長、校長。

陳篤信聊起小時候印象特別深的兩件事,是曾經(jīng)就讀的西隅小學每年都舉辦常識比賽,比如“飛機為什么能飛起來”這類的考題,他總能拔得頭籌。還有每星期六下午的“學生表演會”活動,他也常常參加。當連火車都沒見過的陳篤信來到南京求學后,他很快就縮短了和來自大城市同學之間的差距,然后“彎道超車”。陳篤信和父親一樣,對工科更感興趣,大學時選擇了無線電專業(yè),連他的夫人和小女兒也是這個專業(yè)。

陳篤信在南京一待就是65年。剛參加工作那些年,由于交通不便,再加上工資并不高,他從南京回泉州一趟不容易,但他始終關注家鄉(xiāng)、母校的情況。

在他求學生涯中的四所母校中,有三所位于泉州。“盡管后來交通方便些了,但由于教學工作繁忙,也很少回家。直到退休后,才開始每隔兩三年回家鄉(xiāng)一趟。”自他退休22年以來,前后共回來泉州八次,一般都是為了參加小學、中學母校的重要活動。“五中的校友刊物都有寄給我,母校取得的成績很是喜人,泉州的教學水平、師資水平都提高了。”陳篤信說。

樂見變化

因為拍攝專題片回到初中母校,82歲的陳篤信笑得開懷。學校,是他這輩子最為熟悉的地方。“泉州教育方面在全國還是比較領先的,學生素質(zhì)很不錯。”陳篤信認為,泉州自由、包容的城市精神,是影響他一生的品質(zhì)。這種精神有利于引進教育人才,實現(xiàn)教育資源共享。“我們整個家庭里面,自由討論的風氣比較濃厚。一個人敢思考,敢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對將來成長也是很重要的。”自由的風氣,包容的能力,是陳家給陳篤信受用一生的財富。

漫步西街,依然能回想起小時候在西街一帶讀書時的情景,這是他的鄉(xiāng)愁中抹不去的片段。聊起西街近年的變化,陳篤信遺憾地說道:“拍攝節(jié)目回來比較匆忙,很快就回南京了,沒有太多時間可以去走走。”盡管如此,他還是發(fā)現(xiàn)古城的不少變化。“華僑新村的斷頭路打通了,我回來住的酒店在東街,以前回老宅的時候,出租車都要從北門街或者新門街繞行,這次就不用啦!”陳篤信說。

“近年來,泉州的城市規(guī)模進一步擴大,城市建設速度之快令人鼓舞,日新月異的變化也讓人驚喜。”陳篤信表示,泉州是一個值得自豪的城市,在“一帶一路”建設中具有重要地位,美好的發(fā)展前景令人期待。

[責任編輯:林春婷]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