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天后宮展出5.39萬斤“米龜” 延續(xù)“乞龜”民俗
“乞龜”是澎湖乃至臺灣最具特色的元宵民俗活動之一。“乞龜”習俗200多年前從泉州傳到澎湖,并發(fā)揚光大。2007年起,泉州天后宮與澎湖天后宮攜手合制“米龜”,為兩岸民眾祈福。
元宵臨近,前往泉州市區(qū)天后宮的市民也越來越多,爭相來觀看里面的大“米龜”,順便摸摸沾沾福氣。記者了解到,一只用于己亥豬年祈福的“米龜”已經在春節(jié)期間展出,將繼續(xù)演繹海峽兩岸共同的“乞龜”民俗。
“摸龜頭蓋大樓,摸龜嘴大富貴,摸龜身大翻身,摸龜腳吃不干,摸龜尾吃到有頭有尾”,昨日下午,記者來到泉州市區(qū)天后宮,只見由一袋袋平安米壘成的巨型“米龜”安靜地臥在廣場上,兩條由菠蘿、香蕉、胡蘿卜、蒜組成的水果龍順著柱子盤旋而上,騰空飛起栩栩如生。
市民李先生特地帶著9歲的兒子繞著“米龜”摸了一圈。他說,每年自己都會來天后宮為家人祈福,今年特意帶上兒子,一來要讓他知曉這項傳統(tǒng),二來也希望他能沾沾喜氣,平安快樂。
泉州天后宮文物保護管理處管理人員告訴記者,今年的“米龜”又“長大了”,用一萬多袋的“平安米”壘成,重達5.39萬斤,為歷年來之最。
據了解,“乞龜”是澎湖乃至臺灣最具特色的元宵民俗活動之一。“乞龜”習俗200多年前從泉州傳到澎湖,并發(fā)揚光大。2007年起,泉州天后宮與澎湖天后宮攜手合制“米龜”,為兩岸民眾祈福。
元宵期間,泉州與澎湖兩地還將舉行“乞龜”民俗活動,并共同為“米龜”點睛。活動結束后,用于制作“米龜”的“平安米”將分發(fā)給有需要的民眾,如慈善機構、貧困戶等。
“中國烏龍茶之鄉(xiāng)”福建安溪舉辦2021開茶節(jié)
《安溪鐵觀音質量安全白皮書(2020)》在京首發(fā)
紀念李尚大先生誕辰100周年在安溪召開
世界茶貿指數研究中心落戶安溪
永春呈祥:用“智慧奔跑”慶祝建黨百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