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江一線名師解讀省質檢試卷 提出沖刺建議
2018-04-03 15:12:00 來源: 晉江新聞網(wǎng)
0瀏覽 評論0條
離2018年高考只剩下65天!在這沖刺的緊要關頭,上周末高三學子迎來了一場重要的考試——2018年全省高三畢業(yè)班質量檢查測試。
此次省質檢釋放哪些信號?接下來的復習要注意什么問題?《教育周刊》邀請養(yǎng)正中學、季延中學、晉江一中高三年一線名師做解讀,希望能助考生一臂之力。
語文
許艷華(季延中學高三備課組組長)
試卷分析:
為適應高考的最新變化,省質檢語文試卷做了精心的設計,相比于泉州市質檢,在鑒賞評價、邏輯推斷等方面題目難度略有增加。
小說閱讀第6題是鑒賞表達題,第一次考查學生對革命文學作品的鑒賞評價能力,要求學生具體賞析《黎明前夜》結尾處處理的藝術效果,引導學生從結構、主題、審美等角度回答,但學生可能無法鑒賞革命文學作品的悲劇之美。
第21題是邏輯推斷題,同樣反答題套板,題目設計有所創(chuàng)新,要求學生找出材料中概念方面和推斷方面所存在的問題并加以修改,提醒學生不要過度依賴“參照句式說明問題”的答題套板,引導學生獨立思考,靈活應對,發(fā)現(xiàn)并解決真實問題。
第22題是寫作題,審題難度不大,本題以春節(jié)期間回到鄉(xiāng)村的青年的真實感受為基礎,設計貼近生活,貼近時代。在作文要求中,“以其中兩三條話語為基礎”“表達你的人生愿景”是本題命題的核心,前者體現(xiàn)了限制性,后者體現(xiàn)了開放性,兩者既是明確的指令,也是思考的旨歸。作文的立意空間十分寬廣,五條“話語”是寫作立意的基礎,不同的選擇可以體現(xiàn)不同的思考。
沖刺建議:
選擇近幾年的高考真題進行訓練,對于2017年的新題型如非連續(xù)性文本、邏輯推斷題也應加強訓練,但不能過多復習套路,應立足于文本本身,具體進行閱讀鑒賞。
針對文言文和默寫,考前應回歸課文,從課文內的知識進行適度拓展。
作文立意應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多關注時事熱點,多積累當代素材,加強批判性思維和思辨性思維訓練,多學習作文范文,但防止套作和生搬硬套。
理科數(shù)學
張開春(養(yǎng)正中學高三數(shù)學理科備課組組長)
試卷分析:
試題結構穩(wěn)定。在板塊位置、難度分布上,仍是解幾、函數(shù)導數(shù)為解答題后兩題;選考二選一,占10分,屬中偏易;解答題中起始題考數(shù)列,把三角函數(shù)內容放在選填題,全國卷近幾年這兩部分在解答題起始題中對換著考,另兩題仍是立體幾何、概率統(tǒng)計。此次中檔題明顯增多,靈活度加強,運算量、綜合性明顯增大。
知識內容全面考查,幾乎覆蓋了高中所學知識內容。此次解答題平穩(wěn)中有新意,尤其第18、19題的立體幾何、概率統(tǒng)計,加強邏輯推理、數(shù)學建模。
能力立意、提升核心素養(yǎng)。全卷對數(shù)學思維能力、運算能力、空間想象能力、數(shù)學建模能力及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都進行必要的考查,試卷不失時機地滲透中華文化及愛國主義教育,如第3、5題。
沖刺建議:
1.重視基礎、回歸教材。要與一輪復習相結合,溫故知新,查缺補漏。要有拿滿基礎分、拿足中檔分、難題多得分的決心。
2.強化主干、突出重點。繼續(xù)設計、完成好專題復習,專題可以以主干知識復習為核心,加強研究高考試題,熟悉試卷結構、難度、問題等模式,通過分析典型問題,掌握通性通法,設計變式演練展開發(fā)散思維,切實提高解題能力。同時,做好選填題,對考出好成績是關鍵一環(huán),對選填題中出現(xiàn)的非主干知識主要屬容易或中檔題,要設計專項練習重點掌握,然后到中檔題、難題的逐步攻克。
3.加強應試實戰(zhàn)訓練。在解題過程中注意總結經(jīng)驗,強調解后反思,關注歸納提升,養(yǎng)成良好的審題、解題習慣,特別是挖掘隱含條件,要善于分析題目特征。
4.注重細節(jié)、規(guī)范表達。盡量減少失誤丟分、格式不全、計算粗心、審題不清丟分,不會做的題目更是要表達,如有關的公式、法則,過程等。
文科數(shù)學
陳政強(季延中學數(shù)學教研組組長、晉江高中數(shù)學協(xié)作組成員)
試卷分析:
試卷貼近教材,貼近中學教學實際,突出對“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數(shù)學思想方法”的考查,注重應用意識和創(chuàng)新意識的考查;重視對數(shù)學建模、數(shù)學運算的考查和直觀想象、數(shù)據(jù)分析能力的考查,對閱讀理解能力、抽象概括能力的要求有所提高;高中數(shù)學的幾大主干知識,重點內容均有涉及,注重對數(shù)學通性通法的考查。特點如下:
選擇題、填空題以中檔題為主。解答題平穩(wěn)中有新意,主干知識全面覆蓋而又重點突出。試卷結構穩(wěn)定,題型平實,綜合性強,突出在知識交匯點處命題。不僅在立體幾何題繼續(xù)加強邏輯推理能力的考查,還特別突出了對代數(shù)推理能力的考查。如試卷第8題的邏輯推理判斷,第20題第(2)小題推理論證等。
試卷起點比較高,簡單的“送分題”少,試卷的閱讀量、運算量、思維量偏大,綜合性、靈活性、創(chuàng)新性、應用性較強,對中等偏下考生而言感覺較難,影響整體水平發(fā)揮。
沖刺建議:
1.對照《考試說明》,確保沒有知識盲點。對前幾次模擬考試的試題進行分類梳理、整合,強化聯(lián)系,形成知識網(wǎng)絡結構。
2.規(guī)范答題書寫。避免出現(xiàn)“會而不對,對而不全”的現(xiàn)象。切不可字跡潦草,計算隨意,書寫混亂。
3.強力回歸基礎,加強薄弱環(huán)節(jié)的針對性訓練。高考中絕對不可忽視的是大塊的基礎分數(shù),對自己的易錯題目或是屢做屢錯、屢做屢卡題目,應反復訂正,給足時間和精力提高錯誤辨析能力,力求對知識的應用做到融會貫通??朔接涘e、低級計算錯誤等不必要的失分情況。
4.嚴格限時訓練,練習量一定要適度。在不斷反思的同時,還應該注重應試技巧和應試中時間的合理分配。避免出現(xiàn)“場下松,場上慌”或“平時千般好,場上繃斷筋”的現(xiàn)象。
英語
洪躍瓊(晉江一中高三英語備課組組長、晉江市骨干教師、泉州市教壇新秀)
試卷分析:
英語試卷總體難度接近去年全國卷I卷,試卷選材語言純正、地道,文本內容傳遞社會正能量,試題重點考查學生的核心語言知識、語言綜合運用的關鍵能力、滲透跨文化知識,充分體現(xiàn)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彰顯“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科學”的主題思想,凸顯以下三個特點:
時代性。整份試卷聽、讀、寫共19個語篇,這些語篇都各自圍繞一個主題來寫,可以說材料題材豐富,體裁多樣、語言地道;貼近時代、貼近社會、貼近生活。如聽力話題覆蓋交通出行、音樂會演出、出席演講、健康建議、周末出行、餐廳訂餐、勵志故事(獨白)等10個交際功能話題。
文化性。試卷突出文化導向,重視西方文化與中國文化的雙向了解。如完形填空的文本是關于民族自信與自我認同的故事,內容極富生活與文化內涵。書面表達仍為書信體裁,亮點是以圖的形式呈現(xiàn),培養(yǎng)學生讀圖的能力,以中國的“國飲”——“茶”為話題,以茶文化節(jié)為依托,傳播中國傳統(tǒng)文化,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比較中外文化的異同。
教育性。試卷融知識性和教育性于一體,注重學科德育滲透,體現(xiàn)立德樹人的育人目標。如短文改錯的文本選材是關于一名普通快遞員自強不息、自學成才的故事,體現(xiàn)了“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主題思想,對考生的人生觀、價值觀形成具有教育意義。
沖刺建議:
把握好方向。認真研讀《考試說明》《考試大綱》《課程標準》,研究近幾年全國卷,明確命題方向。
找準對策方法。認真分析自身的學習情況,以便進行有針對性的復習,爭取突破。整合材料,進行有針對性的基礎性訓練及綜合性訓練。
政治
陳小琳(養(yǎng)正中學高三政治備課組組長)
試卷分析:
試題立足基礎,關注時政,突出對主干知識的考查。試題關注“改革開放40周年”“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國家機構改革”等熱點話題設置問題,疏密結合,張弛自如。題目和選擇項的表述都比較簡練,處處呼應于時代,價值取向高,能力考量實。
試題側重考查學生提取材料有效信息能力和知識的遷移能力。試題呈現(xiàn)方式新穎活潑,貼近社會生活。創(chuàng)設新情景、新材料。主觀題的設置堅持大視角、小切口的原則,設問指向明確,使學生能夠有的放矢,而又有一定的區(qū)分度,如38題考查科技在生態(tài)文明建設中的作用,39題考查中華文化,40題考查國家機構改革中黨的重要作用等都體現(xiàn)了這一方面。
試題注重對學生進行政治認同、科學精神、法治意識及公共參與等政治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本套試卷題目設計規(guī)范,各部分章節(jié)主干考點持續(xù)關注,布控力求均衡,跟緊時政,注重切入點的創(chuàng)新,似曾相識,絕對新鮮,盡量適應全國高考卷要求。也對學生的科學的價值觀的樹立起到了引導作用,很好地考查學生的知識素養(yǎng)和價值觀念。
沖刺建議:
1.回歸課本,梳理知識。以考綱和課標為依據(jù),以教材和知識為依托,利用思維導圖把高考命題中的重點知識融會貫通,提升綜合運用能力。
2.回顧試題,查漏補缺。關注已做過的試題中的錯題,分數(shù)的增長點就在錯題上,對那些易錯易混的知識點,一定要摸清摸透。
歷史
張楚雄(晉江一中高三歷史備課組組長、晉江市骨干教師)
試卷分析:
從試題呈現(xiàn)而言,突出四新,形式多樣。即采用新材料營造新情境和創(chuàng)設新立意利用新成果,典型的如25題西周毀兵葬俗。形式多樣,有文字、表格、柱狀圖、地圖等,如26、30、41題。
從考查內容上看,依托必備知識,突出社會轉型階段歷史知識的考查。如42題考查近代西方的轉型。
考查關鍵能力,突出核心素養(yǎng)。選擇題尤其突出了材料信息的解讀和闡釋,注重考查對基本歷史知識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的理解、推理、分析、比較能力,典型的如24、25、27、31題。主觀題突出考查了考生的概括、分析、歸納、比較、說明、論證探討能力。第42題要求考生圍繞“黎明破曉的世界”自擬論題并闡述,這種開放的題是最能體現(xiàn)高考新方向和課程改革方向的試題,突出考查學科素養(yǎng)和學習潛力;也更加重視對學生創(chuàng)新品質的考查。
彰顯核心價值,突出思想性。如彰顯家國情懷的29和41題;彰顯科學觀的33題和選修45題。
沖刺建議:
1.立足“綱標”,抓大放小;突出重點,強化主干。要準確地定位歷史時空,準確地解讀歷史概念,理清歷史主干知識的內在邏輯關系,要清晰地把握歷史時代特征,尤其要關注社會轉型。
2.吃透高考,強化訓練,提升能力,拓展素養(yǎng)。訓練要以全國卷(Ⅰ)試題為主,在精不在多,不做垃圾題。做中有悟,鍛煉“題感”。要特別重視歷史學科素養(yǎng)強化,重點強化唯物史觀、時空觀念、史料實證、歷史解釋、家國情懷等五大學科素養(yǎng)的訓練與提升。
3.針對高考的專業(yè)化、學術化和創(chuàng)新性傾向,樹立“三新”,拓展視野。既需要掌握傳統(tǒng)的階級分析等唯物史觀觀念,也需要掌握文明史觀、全球史觀、現(xiàn)代化史觀、宏觀與微觀相結合等新觀念。
4.關注時代的熱點和焦點問題,提升時代性和思想性。要求師生要把握時代脈搏,關注現(xiàn)實,關注社會熱點。
地理
元平勝(晉江一中高三地理教師、年段長)
試卷分析:
質檢卷在題型、試卷風格、呈現(xiàn)形式等方面延續(xù)了全國卷的特點,以地理學科關鍵能力的考查為主線,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突出地理思維品質的考查。
立德樹人,弘揚中華優(yōu)秀文化,引導學生分析其中蘊含的地理原理。如文綜卷1—3題及36題分別以“殷周棧道”及“絲綢之路”為載體,從地理角度探究優(yōu)秀文化的特征、成因及意義,使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具體化、深刻化。
地理試題強化關鍵能力的考查,整合相關學科知識,拓寬試題素材范圍,構建實際問題情境,注重地理問題的探究,考查學生的科學研究能力。如文綜卷9—11題的“蔬菜大棚農(nóng)業(yè)”、36題的“絲綢之路”及37題的“古里冰芯”,整合生物、化學等學科相關知識,探究地理現(xiàn)象及地理規(guī)律,具有較強的思辨能力。
以人地關系為主線,關注資源、環(huán)境、人口和社會經(jīng)濟的協(xié)調發(fā)展。如文綜卷6—8題的“我國的食物供給”,選修43題的“歐洲姐妹湖”,選修44題的“青藏牦牛”,新穎的情景材料,傳遞和弘揚人與環(huán)境之間的和諧之美,弘揚“天人合一”的地理思想、人地協(xié)調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觀念。
沖刺建議:
1.圍繞主干知識精選專題。所有的專題必修要有高考的熱度及切口小、縱深度大的特點,如資源型城市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探究、傳統(tǒng)文化與地理環(huán)境、河流綜合開發(fā)的時空差異等。
2.精選試題,避免題海戰(zhàn)術。進入4月,各省市的質檢卷鋪天蓋地,教師對試題應有所取舍,選擇思維品質好的試題,建議多使用近三年的全國卷及海南卷的試題,讓學生提早熟悉高考試卷的命題思路、設問方式,糾正思維定式,突破對新情景、新設問的心理障礙。
3.專題性強化訓練。匯總考試中解題失分之處,查找分析失分原因,做好專題訓練。
物理
王秀燕(季延中學高三物理備課組組長)
試卷分析:
物理試卷的整體難度成階梯形分布,有較好的區(qū)分度,體現(xiàn)了新課程的理念。
本次試卷注重將高中物理的基礎內容和生活生產(chǎn)實踐緊密結合,如14題轟炸機實彈訓練、15題除塵器、24題雜技表演、25題光電倍增管等,有利于引導學生重視物理思維過程,體驗物理方法,感悟物理思想。
具體說來,選擇題在基本物理模型上有所創(chuàng)新,掌握了基本的方法,大部分題目都能找到解題思路,對基礎知識和變通能力要求比較高。實驗題考查形式新穎,最后一空難度大,要求找出幾個物理量間的關系、數(shù)學函數(shù)關系,且數(shù)字大運算復雜。壓軸題考查的是帶電粒子在勻強磁場中做圓周運動的軌跡周期等常見的熱點,但它結合了原子物理部分的光電效應,出現(xiàn)了平行倍增板等陌生的情景,加上數(shù)據(jù)不是整數(shù),綜合難度大。
沖刺建議:
1.回歸考綱回歸基礎。注意考綱的變化,選修3-5經(jīng)過一年的過渡,今年高考可能會出現(xiàn)綜合性的難題。
2.提高審題素養(yǎng)。慢審題快做題,把題目文字轉化為情境,再把情境轉化為物理條件,最后把物理條件轉化為數(shù)學條件,列式解答。注意培養(yǎng)長過程的分析能力、注意多過程的問題。
3.熟悉各種物理模型,學會抽離題型的“偽裝”,注意反套路題。平常要多積累對題目的感覺,積累在有限題目中一些固定的思維方式。熟記各種二級結論,并注意它們的適用條件。
4.學會數(shù)學思維處理物理問題的能力。運用幾何圖像、函數(shù)圖像進行表達分析物理問題是必考的能力。特別注意提高數(shù)學運算能力,全國卷的計算量很大。
5.多模擬幾次理綜考試。理綜卷內容多、時間緊、難度大,學科之間互相牽制,如果沒有足夠的考場經(jīng)驗,容易慌張。
6.特別要注意的是2017年高考中未出現(xiàn)的熱點——動量和電磁感應結合的應用、天體運動、磁場等。高考的考頻分布要均衡,所以今年遇到的概率較大。
生物
陳曉佳(晉江一中高三生物備課組組長)
試卷分析:
試卷體現(xiàn)人文底蘊,情境來源廣。如選擇題第4題引用的詩句“先春抽出黃金芽”,既體現(xiàn)了人文情懷,又是試題隱含的條件。第5題的“福建柏”,突出福建本土特色。
考查內容體現(xiàn)“注重基礎、突出主干”特點。試卷結構與近年來全國卷I保持一致,試題命制符合高中生物課程標準和考試大綱說明的要求。突出對“代謝”“調節(jié)與免疫”“遺傳變異”“生態(tài)”等主干知識的考查。
試題的表達及對考生答題要求,滲透了生物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考查。試題的文字描述科學、簡潔;表格、坐標曲線圖等方式則體現(xiàn)了試題對實驗數(shù)據(jù)的處理、實驗結果的整理,使試題要表達的信息更科學、清晰。對考生的答題要求也體現(xiàn)了核心素養(yǎng)的要求,考生答題時不僅要用文字描述,對于一些生物學特有的研究方法有其獨特的表達方式,如32題的書寫遺傳圖解等。
注重實驗探究能力的考查。很多試題的設置以實驗探究為背景,例如第2、4、5、29、31、32、37、38題等,試題設置是以科學實驗探究過程、實驗結果等為問題情景進行設問,考查考生獲取信息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沖刺建議:
1.研讀考綱,回歸教材。認真研究考綱和教材,才能抓住重點和難點,才能瞄準高考的方向。注重把所學知識構建成知識網(wǎng)絡,在解題時才能快速、準確地聯(lián)想到有關內容。
2.重視實驗。復習中應充分重視實驗目的、基本原理、設計思路和方法、結果、分析。能根據(jù)具體情境,做好實驗分析。
3.科學利用例題,做到規(guī)范答題。精選典型例題進行訓練,做完后對照參考答案進行分析,對答題中出現(xiàn)的規(guī)范化問題及時反思總結。
化學
洪良騰(晉江市養(yǎng)正中學高三化學備課組組長、泉州市教壇新秀)
試卷分析:
善用古今中外化學成就,形成“立德樹人”大格局。本次考試通過試題素材、情景設置等,引導考生關注社會、經(jīng)濟和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挖掘歷史長河中的化學瑰寶、現(xiàn)代化學的最新研究成果,編制試題,旨在引導學生熱愛化學,積極奉獻。如選擇題第8題,取材于唐代蘇敬編撰的《新修本草》,體現(xiàn)化學學科的育人價值。
全面落實化學考試大綱,積極引導高三化學教學。注重考查基礎知識。化學試題的設計貫徹大綱內容,落實考查內容和考查要求,突出學科主干知識。例如第12題考查電化學、第13題考查電解質溶液、第27題考查熱化學和化學平衡及沉淀溶解平衡等。
注重創(chuàng)新試題情景素材,檢驗考生學習能力,如第12題給出某新型水系鈉離子電池工作原理圖,考查學生獲取信息并與已有知識融合、重組,在陌生情境中分析和解決問題。第27題題干主要以工藝流程示意圖的形式呈現(xiàn),題目所提供的信息豐富且相對陌生,考查學生通過觀察圖形,獲取有關感性認識和印象進行加工與吸收的能力,從試題提供的新信息中準確提取實質性內容,并與已有知識板塊整合進而重組為新知識塊的能力,還考查學生將實際問題分解,運用相關知識,采用分析、綜合的方法,解決復雜化學問題的能力等,比較全面地檢查了考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等方面的發(fā)展情況。
沖刺建議:
1.對照考綱,回歸課本,認真落實基本知識和方法。
高考考查基本知識,如元素化合物、必修有機、化學反應原理等知識,對考綱中的知識逐點過關,回歸到課本中,全面“清掃”知識的“盲區(qū)”或者“迷區(qū)”。課本中出現(xiàn)的內容,包括課本實驗、課后習題,都要認真閱讀。閱讀時,可做適當發(fā)散式聯(lián)想,如該知識點有何應用?經(jīng)常怎么考?另外,還要注意不同版本的教材不同的呈現(xiàn)方式。
2.練習要有針對性,精選精做,注意反思。
通過做高考真題,可以知道高考化學試題對一個知識點的呈現(xiàn)方式、能力要求等,可以更好的了解自己在知識和能力上存在哪些方面的缺漏。做完了,認真校正答案,提高自己規(guī)范表達的能力。做題中,多注意反思,所做題目考查的是哪個知識點,題目中信息如何應用,還會有哪些變式等,盡量能舉一反三,做一題會一片。另外,針對在前期復習中,自身存在的知識和方法及能力上的弱項,做一些強化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