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偷自拍手机在线_国产精品国产精品一区_无码极品少妇_先锋资源视频在线资源

另類解讀藝考:當演員必須要學表演嗎?

2018-03-22 09:25:43 來源: 中國新聞網(wǎng)

0瀏覽 評論0

中新網(wǎng)北京3月22日電(袁秀月)一年一度的藝考接近尾聲,中戲、北影、上戲等院校都已進入面試環(huán)節(jié)。今年藝考,表演專業(yè)仍是大熱門,各大院校的表演專業(yè)報考人數(shù)再創(chuàng)新高。然而,經(jīng)過一輪輪篩選,幾萬名藝考生中,只有少部分能夠圓夢。那么,對于藝考生來講,當演員一定要學表演嗎?他們還有哪些選擇?

點擊進入下一頁

資料圖:上海戲劇學院藝考現(xiàn)場,考生正在等待考試。中新社記者 殷立勤 攝

獲獎演員都學什么專業(yè)?

在今天,跨行早已成為稀松平常的事情。表演這一行更是如此,人們只管你演得好不好,至于是否是科班出身,這似乎并不重要。

“設計學院出舞美,木偶專業(yè)出明星,表演系出導演,導演系出編劇。”從上海戲劇學院流傳的這句話就可見一斑。

那么,學什么專業(yè)真的不重要嗎?來看看獲獎演員們的履歷。

記者選取了131位演員,他們分別是金雞獎、金像獎、金馬獎、金鷹獎、飛天獎、白玉蘭獎過去10屆的最佳男女主角。

這份名單橫跨兩岸三地,囊括老中青三代,梳理他們的教育經(jīng)歷發(fā)現(xiàn),科班出身的演員仍占主體,但非藝術院校、非表演專業(yè)的演員也有不少。

點擊進入下一頁

金雞獎、金像獎、金馬獎、金鷹獎、飛天獎、白玉蘭獎過去十屆獲獎演員教育經(jīng)歷統(tǒng)計,除去不明以及重復的,共計入131位

在131位演員中,有69位是科班出身。他們多是中戲、北影、上戲表演系的本科畢業(yè)生,如老戲骨陳寶國、奚美娟、張嘉譯,“四旦雙冰”中的章子怡、趙薇、李冰冰,新生代中的胡歌、佟麗婭、周冬雨等。

沒讀過藝術院校的演員有21位,學武術的就有三位,成龍、李連杰、王寶強。學完全不相關專業(yè)的也有不少,如張家輝曾就讀于警察訓練學校。

從其他藝?;蚱渌麑I(yè)畢業(yè)的有14位,如周迅學的民族舞,黃渤學的配音,馬思純學的播音。

年前,一部《芳華》讓文工團又進入大眾視野。實際上,130位演員中,就有17位曾在文工團或話劇團待過,如李雪健、張國立、劉濤、張譯等。

除了專門的藝術院校,電視臺、劇院自己創(chuàng)辦的培訓班也成為演員的重要來源。最著名的莫過于TVB開辦的無線電視藝員訓練班,劉德華、劉青云、劉嘉玲等都是訓練班的學員。

點擊進入下一頁

電影領域獲獎演員統(tǒng)計

電影、電視劇大不同

由于藝術形式、媒介形式的不同,電影和電視劇在表演上也有所區(qū)別,對于演員的要求也不同。在科班和非科班問題上,兩個領域也有不同表現(xiàn)。

在131位演員中,共有55位是電影獎項的獲獎者,其中,表演專業(yè)畢業(yè)的有20位,沒讀過藝術院校的則有14位,相差不大。其他藝校、其他專業(yè)和培訓班的各有8位,文工團、話劇團的則有5位。

而在電視劇領域,差距則拉大了。在76位演員中,共有49位是科班畢業(yè),沒讀過藝術院校的只有7位。文工團、話劇團的反而較多,有12位。其他藝校和其他專業(yè)的有6位,培訓班的只有兩位。

電影通過大熒幕來播放,其清晰程度、對細節(jié)的考究程度和對演員的要求都較高。演員張譯就曾表示,電影表演的尺寸是最小的,在電影里表現(xiàn)吃驚,也許只需要眨一下眼睛。

點擊進入下一頁

電視劇領域演員統(tǒng)計

因此,很多導演在選角時,可能會更看重演員的天分、與角色的契合度、獨特的生活經(jīng)歷等。較為典型的就是張藝謀,每次推出的“謀女郎”都成為影壇最期待的人物。去年,馮小剛拍《芳華》時,同樣也選取了大量非科班演員。

電視劇通過電視屏幕來播放,視聽效果相應縮減,跟電影重“表現(xiàn)”不同,電視劇更重劇情,體量較大,調度的演員較多,更要求演員的專業(yè)性,科班出身的演員顯然更有優(yōu)勢。

不過,近年來,隨著電視劇制作日益精致,電影市場逐步擴大,兩者之間的界限也在逐漸模糊。再加上這兩年大IP劇、網(wǎng)劇的崛起,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投入到影視劇拍攝中,趙麗穎、李易峰等非科班演員成為影視市場的寵兒。

點擊進入下一頁

中央戲劇學院藝考現(xiàn)場。袁秀月 攝

當演員不一定學表演?

2018年,表演專業(yè)仍是藝考熱門,北影的表演學院報考人數(shù)高達9693人,而計劃招生人數(shù)只有50人,中傳的表演專業(yè)報錄比還達到了327:1。

表演專業(yè)真有這么火嗎?中國傳媒大學藝術學部表演專業(yè)負責人李立宏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相當多學生的報考可能不太實際,他們對未來專業(yè)發(fā)展、從事的職業(yè)都不了解。他還坦言,藝考這些年還是有些“虛火”的。

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的普及、影視行業(yè)的發(fā)展以及網(wǎng)劇網(wǎng)綜市場的崛起,成為“網(wǎng)紅”、“明日之星”似乎不再遙不可及,這也為藝考“虛火”又添了一把柴。

當演員需要天分,每年這么多藝考生,但最后能成名的卻是寥寥。

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不少藝考生也選擇了“曲線救國”,報考一些冷門專業(yè),如木偶專業(yè)。今年,上戲的木偶表演專業(yè)報考人數(shù)創(chuàng)歷史新高,中戲偶劇系首次招生,即有兩千多人報考。

點擊進入下一頁

資料圖:惠英紅憑借電影《血觀音》獲得第54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獎。中新社記者 楊程晨 攝

上海戲劇學院院長黃昌勇曾表示,“表演系難進,不如先進上戲”。如今,各個藝術院校的專業(yè)融合度都較高,考其他專業(yè)也成為藝考生的選擇。

當演員同樣需要后天的努力,北京電影學院表演學院副院長許曉丹就曾說,后天的努力決定你能不能成為一個好演員,一個大演員。

去年同時收獲金像獎、金馬獎的惠英紅連藝校都沒上過。由于家貧,她3歲就在街上討飯,13歲去跳舞,15歲開始拍戲,之后也經(jīng)歷過無戲可拍、精神抑郁的境況。2017年,年過五旬的她卻佳作頻出,一舉拿下兩個“最佳女主”。

幾十年從藝經(jīng)歷,至今仍孜孜不倦。曾有影評人評價惠英紅,稱其演戲不是憑經(jīng)驗,憑直覺,而是憑閱歷。

藝考不是拍腦袋,當演員也不應是一時興起,理性做好人生規(guī)劃,平時勤做功課。畢竟,這才只是第一步。(完)

[責任編輯:黃如萍]

相關閱讀

吳越新劇詮釋水型女總裁 展現(xiàn)中生代女演員多樣可能

吳越新劇詮釋水型女總裁 展現(xiàn)中生代女演員多樣可

吳越《北京女子圖鑒》詮釋水型女總裁 成職場icon最近,一部聚焦北奔女性的都市劇《北京女子圖鑒》...更多

2018-04-20 13:43:02
中外合拍片如何走出海外? 除了演員還需關注這個

中外合拍片如何走出海外? 除了演員還需關注這個

中新網(wǎng)北京4月20日電(記者 張曦)從早期的《末代皇帝》到去年熱映的《英倫對決》,合拍片一直是中國...更多

2018-04-20 08:49:26
韓劇收視冠軍為何被中年演員占領?

韓劇收視冠軍為何被中年演員占領?

金明民、羅美蘭主演KBS新劇《我們遇見的奇跡》,《冬季戀歌》導演搭檔《有品位的她》編劇韓劇收視冠...更多

2018-04-18 09:33:22
91歲仍活躍在舞臺 藍天野:演員要有深厚的生活積累

91歲仍活躍在舞臺 藍天野:演員要有深厚的生活積累

中新網(wǎng)客戶端北京4月18日電(袁秀月)曾因在《封神榜》中飾演姜子牙被大眾所知的藍天野,至今仍活躍在...更多

2018-04-18 09:30:14
專訪演員袁文康:需要不同類型的角色來影響自己

專訪演員袁文康:需要不同類型的角色來影響自己

中新網(wǎng)客戶端北京4月12日電(袁秀月)近日,電影《暴裂無聲》正在各地上映,一周以來,票房突破四千萬...更多

2018-04-12 08:0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