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代表團呼吁立法嚴懲“精日”分子:劃清行為底線
2018-03-12 09:00:49 來源: 中國青年報
0瀏覽 評論0條
江蘇代表團呼吁立法嚴懲“精日”分子
本報訊(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李超)繼39位全國政協(xié)委員聯(lián)名遞交提案之后,3月10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多位全國人大代表,聯(lián)名提交關于《完善立法保護國格與民族尊嚴》的議案,呼吁從立法層面對“精日”行徑予以嚴懲(“精日”即“精神日本人”,也就是已經(jīng)把自己視同為日本人的群體——記者注)。
此前,有兩名男子身著仿制日本二戰(zhàn)軍服在南京抗戰(zhàn)遺址前拍照,后被行政拘留15天。連日來,“精日”事件引發(fā)社會各界高度關注。3月8日,外交部長王毅在記者會上回應媒體提問,怒斥“精日”分子是“中國人的敗類”。
3月10日,全國人大代表、南京市委副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龍翔牽頭,多位代表聯(lián)名提交議案,呼吁立法嚴懲“精日”分子。此前在審議發(fā)言時,龍翔專門提到“精日”事件。他指出,對“精日”分子違法滋事、罔顧民族感情、無視公序良俗、嚴重傷害中國人民特別是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親屬感情的無恥行為,表示強烈憤慨和嚴厲譴責。
“必須要在法律上給類似行為劃出紅線。”龍翔說,盡管幾起類似事件當事人都已受到法律懲處,但屢罰屢犯,說明懲處太輕,沒有起到應有的懲戒作用。因此,建議完善對此類相關問題的處置立法,為此類事件劃明法律紅線。
江蘇代表團聯(lián)名議案認為,2014年起設立國家公祭日將寄托哀思、譴責侵華日軍暴行上升到國家層面。在此背景下,“精日”分子公然踐踏國家公祭制度,必須引起重視并加強懲治。諸如此類的行為目前雖然表現(xiàn)為個案,但是其潛在危害巨大,不僅會對青少年造成不可估量的負面影響,還將極大地傷害國民感情,侵犯國家尊嚴,影響社會穩(wěn)定,撕裂民族認同,侵蝕和消解國家凝聚力。
議案提出,國外對于否認、鼓吹、美化、模仿法西斯的行為普遍都嚴厲禁止,通過立法或者司法判例維護歷史共識和民族英雄。
對比之下,國內目前在懲治“精日”行徑方面還存在不足,只能根據(jù)治安處罰法第二十六條中的“其他尋釁滋事行為”這一條款,由公安機關處以15天以下的行政拘留,即使合并執(zhí)行拘留處罰,也不超過20天。
議案提出,對于損害歷史、國家、民族、英雄尊嚴的人,除了教育以外,法律必須“長出利齒”,設計明確的法律條文劃清行為的底線,豎起維護國格和民族尊嚴的紅線。建議全國人大完善立法,多層次多角度加大對嚴重侮辱國格、侵犯中華民族尊嚴等行為的懲處,有效維護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格與中華民族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