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人帶孩子賞花燈這些知識你要懂 行家講解觀燈門道
彩扎燈、刻紙燈、針刺燈、子母燈、走馬燈、料絲燈、多角燈、宮燈、大型座燈……泉州元宵燈會上的各類花燈璀璨奪目。不少市民和游客帶著孩子看花燈,面對他們的提問——這是什么燈,卻鮮有人能準確答出。近日,記者采訪了多位泉州花燈非遺傳承人,邀請他們講解賞花燈的門道。(記者 謝宜萱 陳靈 文/圖)
燈中犬的圖案,便是用陽刻技藝刻出的。
彩扎燈可做成各類造型,可大可小。
料絲多角燈,每一個面呈現(xiàn)的光的方向均不同。
不同材料制作 呈現(xiàn)不同光線
“無骨料絲花燈是泉州特有的花燈制作技藝。”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泉州花燈”省級傳承人許謙慎向記者介紹,他師承大師李堯?qū)殻瑹o骨料絲花燈的制作是看家本領(lǐng),“料絲也就是玻璃絲,是制作料絲花燈的精髓。制作一盞料絲燈,要先刻紙,再上色,最后開始最繁瑣的工序——貼絲。”他將做好的料絲花燈拿給記者看, 一條條細如針線的玻璃絲整齊排列成一個平面,猶如一塊透明的玻璃,燈光透過玻璃面照出來,將刻紙圖案映襯得美輪美奐。“用料絲制作出來的花燈,可以折射出不同角度的平行光線,十分特別。比如一盞多角料絲燈,每一個平面透過的平行光線,方向皆不同。”
今年,許謙慎還制作了幾盞走馬燈,“最傳統(tǒng)的走馬燈就是自制機關(guān),利用熱氣流上升、冷氣流下降的原理,讓燈朝著固定方向轉(zhuǎn)走起來。”他介紹說,近些年,隨著科技發(fā)展,許多走馬燈采用電機發(fā)電使燈轉(zhuǎn)起來,但這樣有個缺點,就是燈有可能順時針轉(zhuǎn)動,也有可能逆時針轉(zhuǎn)動,“小鳥倒著飛、人物倒著走,這些都會影響花燈的觀賞性,所以我堅持用傳統(tǒng)的方式制作花燈。”
與料絲燈相似的還有鐳射彩虹燈,即把料絲材料換成鐳射彩虹膜。賞燈時,如果看到燈散發(fā)著彩虹般的絢麗光線,那就是鐳射彩虹燈。他說,觀賞料絲燈、鐳射彩虹燈時,不妨先看一看夢幻般的光,這是它們與其他花燈相區(qū)別的特點。
多種工藝結(jié)合 考驗工藝師手藝
“泉州花燈有10多種,大多離不開彩扎、刻紙和針刺這3種泉州傳統(tǒng)特色工藝,”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泉州花燈”省級傳承人、彩扎工藝師陳曉萍告訴記者,3種工藝的共同點都是精細,這就考驗花燈工藝師的手藝。
他說,彩扎工藝用于花燈中的彩扎燈,歷史悠久,用竹備篾子做骨架,通過工藝師的巧妙構(gòu)思和嫻熟技藝,可扎制成各種飛禽走獸、名山古剎等,外形不受限制,因此既可做大,也可小巧玲瓏,有大型座燈、水燈、掛燈等。制作一盞彩扎燈需要七八道工序,如設計造型、扎骨架、制光裝燈、裱糊、鑲金線、上色、裝飾等。針刺燈和刻紙燈外形上則是掛燈、提燈較多,一般沒有骨架。用鋼針在紙板上密密麻麻刺出圖案的為針刺燈;用刻好圖案的紙板拼成的為刻紙燈??碳堄址譃殛柨毯完幙?,把圖案的部分留下的為陽刻,由鏤空部分組成圖案的為陰刻。
“一盞燈并不局限于一種工藝,可以是多種工藝的結(jié)合。”他拿出一盞針刺刻紙燈,它既有針刺工藝,也有“陰陽結(jié)合”的刻紙工藝。而許謙慎的料絲燈,則將刻紙工藝融入料絲燈中。
因此,如果市民和游客看到了花燈上出現(xiàn)彩扎、針刺和刻紙工藝,可先看顏色,即看花燈整體搭配,色彩搭配是否和諧,是否能讓人賞心悅目;再看透光,比如針刺燈,沒點燈時并不顯眼,亮燈之后燈光通過點點針孔透露出來,整個花燈晶瑩通透,大放異彩;后看做工,看花燈的細節(jié)處理,如刻紙圖案、彩扎燈的裱糊鑲金等是否精細;最后是看創(chuàng)意,花燈年年有,但是否年年有別致的造型或創(chuàng)新能讓人眼前一亮才是關(guān)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