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偷自拍手机在线_国产精品国产精品一区_无码极品少妇_先锋资源视频在线资源

那些不能曬的“秘密”!這些東西千萬別曬到朋友圈

2018-01-23 08:07:11 來源: 泉州晚報

0瀏覽 評論0

核心提示

近年來,隨著微信朋友圈的迅速發(fā)展,人們越來越依賴這個迅捷的社交工具,大家不僅通過它聊天,還將它當成記錄心情的“私家領地”,許多平時不能說、不敢說、不方便說的話,都在這里一吐為快。與此同時,一些涉及自己隱私、他人隱私的“秘密”也紛紛出現(xiàn)。專家提醒,有些行為間接泄露了個人的相關信息,如果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有可能危害自己和家人的安全。當下正是春運搶票高峰期,市民曬朋友圈前應把重要信息遮蓋起來。律師表示,如果隨意曬他人的隱私對他人造成侵權,要受到法律懲處?!跤浾?吳志明 通訊員 莊霆靂/文

女大學生遭騷擾誹謗,涉案嫌疑人被拘留。 (泉州警方供圖)

案例篇

曬自己“秘密” 這些人虧了

在朋友圈曬美食、美景、美照,發(fā)些日常心情本是一大樂事,可是“曬亦有度”,如果不小心泄露個人隱私信息,就可能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

曬車票泄露信息被騙

“票都買好了,坐等回家啦。”前不久,郭女士發(fā)了一條朋友圈,并附上了一張火車票的照片。過了幾天,她接到一個自稱是鐵路售票點打來的電話,告訴她購買的火車票身份驗證出了問題,需重新驗證。郭女士按照對方說的步驟一步一步操作,當她將剛收到的驗證碼告訴對方后,電話立馬就被掛斷。隨后她發(fā)現(xiàn),自己網銀里的2000元分兩次被轉走了。事后,公安部門和鐵路部門判斷,郭女士很可能是因為朋友圈發(fā)的火車票沒有打馬賽克導致信息泄露,讓不法分子有機可乘。

朋友圈曬娃招來騙子

2015年5月4日下午,王女士突然接到電話,對方稱是其女兒班上的江老師。在電話中,江老師心急火燎地對王女士說:“你女兒在上體育課的時候不小心手摔骨折了,現(xiàn)在送到醫(yī)院,辦住院手續(xù)需要先交5000元。”王女士一下子慌了神,趕忙往對方賬號匯入5000元。過了一會兒,王女士越想越覺得不對勁,才想起來跟班主任再聯(lián)系一下,得知女兒安然無恙地在學校上課。

隨后,王女士到派出所報案,在民警的詢問下,王女士這才想起,自己前幾天剛在微信朋友圈發(fā)了一組跟女兒在學校開展親子活動的照片,沒想到這就被騙子利用了。

曬他人“秘密” 這些人栽了

發(fā)生糾紛就在朋友圈發(fā)侮辱他人的言論、心情不好就散布恐怖言論、在微信群發(fā)布淫穢視頻求關注……當下,諸如此類的亂象屢見不鮮。專家提醒,網上誹謗詆毀他人對他人造成侵權的,同樣要受到法律懲處。

侮辱性語言:認錯“兇手”發(fā)表不當文章 法院判決侵犯名譽權

2017年4月14日晚,泉港張某甲與其朋友莊某等人在飯店一起吃飯。其間莊某看見張某甲與他人爭吵,上前詢問情況時與張某乙的丈夫發(fā)生爭執(zhí)。事后,張某乙在查看事發(fā)現(xiàn)場視頻資料時,誤認為張某甲也有毆打其丈夫,是“兇手”之一,便在“美篇”(圖文創(chuàng)作分享APP)上發(fā)表題為《行兇者逍遙法外,勸架者還在醫(yī)院》的文章,并分享至微信朋友圈,在文章中評價張某甲為“兇手”“犯罪嫌疑人”“社會蛀蟲”等,該文章閱讀量11696次、評論69條。

張某甲認為張某乙侵犯自己的名譽權,訴至法院要求被告為自己恢復名譽、賠禮道歉,并支付精神損失費等。經承辦法官多次釋法,被告認識到自身錯誤,立即刪除涉案侵權文章,并在“美篇”和微信上公開致歉。

捏造情節(jié)誹謗他人:女大學生被騷擾 涉案嫌疑人被拘留

2017年9月12日,泉州網警巡查執(zhí)法賬號接到洛江某大學大四學生陳某的私信求助,其手機號被一網友掛上招嫖廣告后在陌陌群中傳播,致使多人通過微信和電話對其進行騷擾,自己的正常生活、學習秩序被嚴重干擾。

泉州網警主動聯(lián)系并配合@泉州洛江公安開展偵察工作,并于2017年9月22日在漳州將嫌疑人黃某榮抓獲。經調查,黃某榮對捏造情節(jié)誹謗他人的事實供認不諱,警方對其處以行政拘留7日的處罰。

傳播淫穢視頻:男子偽裝成小女孩 誘騙受害者裸聊

2016年8月,泉州、鯉城兩級網安部門成功破獲一起涉嫌網絡傳播淫穢物品案,抓獲犯罪嫌疑人林某龍。經初步勘查,在林某龍的網盤中存有大量淫穢色情視頻,網友可以通過其在微信上提供的鏈接直接進入觀看。在林某龍的網盤中,還存有十幾段疑似其拍攝的涉及幼女下體的視頻。

經訊問,林某龍供述其在2014年4月至7月間,通過QQ聊天先后認識兩名云南籍和貴州籍的女孩。林某龍偽裝成十歲左右的小女孩,誘騙對方與其QQ視頻裸聊,伺機保存并制作成淫穢視頻上傳網盤。犯罪嫌疑人林某龍隨后被刑事拘留。

分析篇

受利益驅動制造轟動效果

2017年10月8日,國家互聯(lián)網信息辦公室印發(fā)的《互聯(lián)網群組信息服務管理規(guī)定》正式施行?!兑?guī)定》第十條明確要求,互聯(lián)網群組信息服務提供者和使用者不得利用互聯(lián)網群組傳播法律法規(guī)和國家有關規(guī)定禁止的信息內容。“從公安角度而言,自然是違法的不能發(fā),例如涉黃、涉恐、涉不實信息、涉侮辱誹謗、涉販槍等。而對于網警而言,涉及敏感內容的都在管理范圍。”市公安局網安支隊工作人員表示。

那么,為什么網上還會有那么多不能曬的“秘密”呢?泉州師院人文與傳播學院講師張文心表示,這要區(qū)分看,有些是故意泄露,有些是無意泄露;有些是泄露他人隱私,有些是泄露自己隱私。隱私泄露的原因主要是:受利益驅動。數(shù)據(jù)時代,信息就是資源,一些不法人員借助網絡的虛擬性與快速傳播性來販賣數(shù)據(jù),從而獲取利潤,造成了用戶信息大量泄漏。又或者一些個人或者團體利用隱私信息能滿足普通受眾的“窺私”心理,販賣隱私信息,博取眼球,制造轟動效果,獲得利潤。

不知違法口無遮攔犯事

用戶個人隱私保護的意識不強也是其中一個原因。部分用戶缺乏對個人隱私的保護意識,導致個人隱私被許多“個人隱私偷盜者”輕易地偷取和使用。

“沒有想到在網上隨便發(fā)布一條信息,會造成這么大的影響。還得治安處罰,真是不值得。”不少網上口無遮攔的市民落網后,都后悔不已。

“一是不知道違法,二是認為法不責眾,自己也不是首發(fā),三是吸引眼球,求關注。”市公安局網安支隊工作人員表示。一些人認為網絡世界沒有約束,便將微信、微博等交流工具當作了私家領地,口無遮攔地想說什么就說什么。殊不知這些雖屬于私人空間,但網絡并未完全脫離現(xiàn)實社會,每一個網絡賬號背后都有一個具體的人。這決定網絡社會不是法外之地,人們通過網絡發(fā)布的內容必須不觸犯法律,不危害他人權利和公序良俗,否則會付出法律代價。尤其微信“朋友圈”往往“朋友”眾多,且信息分享散布廣泛迅猛,一旦發(fā)布對他人不利的負面消息、評價,很容易造成大規(guī)模傳播,后果不堪設想。

提醒篇

隨意曬他人“秘密”涉嫌違法

福建佳遠律師事務所主任周成鏗律師提醒廣大網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42條規(guī)定,在網絡上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或者散布他人隱私的,對社會公共秩序造成損害時,將要承擔相應的行政處罰,如拘留和罰款。情節(jié)嚴重的觸犯《刑法》需承擔刑事責任。《刑法》第246條規(guī)定,對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jié)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這些規(guī)定屬于禁止性規(guī)定,要求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切莫隨意在網絡上發(fā)布一些侮辱、誹謗他人的言語。

對于在互聯(lián)網等媒體上傳播淫穢物品的行為,我國《刑法》第363條規(guī)定,以牟利為目的,販賣、傳播淫穢物品的,構成販賣、傳播淫穢物品牟利罪,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罰金;情節(jié)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情節(jié)特別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在具體的司法實踐中,最高人民法院針對利用互聯(lián)網或者移動通訊終端傳播淫穢電子信息的行為做出了專門的司法解釋,不管是否以牟利為目的,傳播淫穢物品達到一定數(shù)量或者點擊量、下載量超過相關標準的都可能構成傳播淫穢物品罪。當你所在的群里發(fā)生上述行為時,你應該提醒群主,利用微信群傳播淫穢視頻20部并且牟利的、傳播淫穢視頻40部非牟利的及傳播淫穢圖片、文章、短信達到200條等行為,均可構成傳播淫穢物品罪。“傳播淫穢物品構成犯罪的不一定為牟利,有些人是覺得好玩,點擊率高,殊不知這些行為均有可能構成犯罪,讓自己身陷牢獄之災。”

這些東西千萬別曬到朋友圈

泉州網警巡查執(zhí)法工作人員提醒,市民不要曬火車票、飛機票、登機牌、曬護照、家門鑰匙、車牌:機票和火車票的條形碼或者二維碼含有乘客的個人信息,包括身份證號等,也會透露你特定時間所處的特定位置以及生活圈范圍。有被人利用高科技竊取個人信息的可能。所以為了安全,盡量少曬,即使曬票也別忘了遮“碼”。

不要曬位置:如果在朋友圈里發(fā)布了帶有位置信息的圖片,將會暴露非常真實的個人信息,竊賊就可以算出他離家的距離,據(jù)此推算作案的最佳時機。

不要曬孩子照片及姓名:在現(xiàn)實中,很多騙子與被害人素不相識,但卻可以將孩子和媽媽的名字叫出來,還能有兩人的照片,原因就在于微信中“附近的人”這個設置。愛曬孩子照片的父母們,不妨限制一個分享的范圍。

不要曬個人電話號碼:“親們我手機號改了,新號碼是138×××××,親們都存下常聯(lián)系。”朋友圈里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信息,換了新手機號碼,又覺得一個個通知有些麻煩,于是在朋友圈里發(fā)布一條信息,殊不知這樣也可能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

不要輕易參加在線測試、搶流量、砍價送禮品等活動:這些可能會將你的名字、手機號碼、出生年月、家庭住址等信息泄露出去,之后對方可能會往你的手機里發(fā)送大量的垃圾短信,嚴重的還可能會對你及家人的安全造成影響。

建議篇

專家:完善立法內容 提升公民媒介素養(yǎng)

那么,如何減少乃至杜絕網上出現(xiàn)這些不能曬的“秘密”呢?

張文心認為,首先,在國家層面,政府需要加快完善立法的內容,細化網絡侵犯隱私權行為方式以及處罰條例,嚴格保護公民的隱私權,相關執(zhí)法部門應加強監(jiān)督以及審核。另一方面要采用切實可行的技術解決方案,比如數(shù)據(jù)擾動技術、數(shù)據(jù)匿名化技術以及數(shù)據(jù)加密技術等,一定程度保護了個人隱私數(shù)據(jù)的安全。其次,在行業(yè)層面,要完善行業(yè)規(guī)范。信息系統(tǒng)和信息安全產品的研發(fā)者也要對用戶的隱私安全負責任,不能設置竊取用戶隱私的軟件功能。自媒體平臺要起到“把關人”的作用,對于尺度過大的隱私信息要進行屏蔽,嚴防炒作隱私的現(xiàn)象。最后,還要提升公民的媒介素養(yǎng),提高自我隱私保護的意識。由于一些公民媒介素養(yǎng)的缺失,他們不能清楚地分辨出虛假信息,也容易被自身的不良心態(tài)影響并做出一些錯誤的網絡行為,主動或者被動使自己的隱私信息暴露在網上。

部門:轉發(fā)信息先求證 以官方發(fā)布為準

市公安局網安支隊工作人員介紹,為適應迅猛發(fā)展的自媒體網絡時代,泉州警方已初步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監(jiān)控網絡輿情的系統(tǒng)。各地警方也都開設了官方微博或官方微信平臺,通過這些渠道,可及時發(fā)布警情,公開信息和辟謠。

泉州網警巡查執(zhí)法工作人員提醒網民,發(fā)布信息時可以先求證再轉發(fā),對于涉及自然災害、交通事故等重大輿情的人員傷亡情況,不要道聽途說就急于發(fā)布,對出現(xiàn)“網傳”字眼的信息,更要慎重轉發(fā)。應以官方發(fā)布信息為準。要獲取準確信息,可以關注各大媒體、政府部門、公安機關的“兩微一端”。“微信好友建議加備注,防止被不法分子冒充好友進行詐騙。”

律師:群主應盡到義務 維護好群里秩序

周成鏗律師表示,《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國務院關于授權國家互聯(lián)網信息辦公室負責互聯(lián)網信息內容管理工作的通知》和《互聯(lián)網群組信息服務管理規(guī)定》均要求包括群組建立者、管理者和成員等互聯(lián)網群組信息服務使用者,應當履行群組管理責任,即“誰建群誰負責”“誰管理誰負責”,規(guī)范群組網絡行為和信息發(fā)布,群組成員在參與群組信息交流時,應當遵守相關法律法規(guī),文明互動、理性表達。

“群主的責任主要是明確群規(guī)、及時將亂發(fā)信息的成員踢出群聊,或發(fā)現(xiàn)有情況后及時向平臺舉報等;群主作為群的管理員,應該維護好群里的秩序,不要讓非法信息、違法行為在群里泛濫。而群組成員在參與群組信息交流時,也應當遵守相關法律法規(guī),文明互動、理性表達,不要隨意轉發(fā)非法信息。”

[責任編輯:林春婷]

相關閱讀

晉江發(fā)生4起車輛行駛過程遭竊案 監(jiān)控揭開被盜秘密(圖)

晉江發(fā)生4起車輛行駛過程遭竊案 監(jiān)控揭開被盜秘

原來是后備箱未上鎖,犯罪團伙分工,有人在前阻擋讓車輛減速,有人在后緊跟作案。昨日,3名嫌疑人被...更多

2015-12-04 09:08:46
泉州多家超市試水自助收銀 挑完東西用手機買單(圖)

泉州多家超市試水自助收銀 挑完東西用手機買單(圖)

早上九點多,在豐澤區(qū)的這家大型超市內,盡管排隊等候收銀結賬的隊伍并不長,市民饒女士還是選擇到...更多

2017-08-16 17:56:56

泉州懷孕女子超市偷東西 怕遭到報復還報警“求助

隨后,警方了解到,事發(fā)后工作人員確有讓小余留下,但并未扣留很久,在她拿出賠償?shù)腻X后就讓她離開...更多

2016-10-19 09:40:27
泉州清源山現(xiàn)車震秘地 記者蹲守3晚夜探揭開其面紗(圖)

泉州清源山現(xiàn)車震秘地 記者蹲守3晚夜探揭開其面

泉州清源山下有一處荒廢古道,穿過龍眼樹,進入后別有一番洞天。古道憑借既寬敞又隱秘的優(yōu)勢,重拾...更多

2015-08-20 07:39:42
“泉城東西塔”老照片遭質疑 離太近是真是假(圖)

“泉城東西塔”老照片遭質疑 離太近是真是假(圖)

“東西塔離得這么近?這圖是不是P過了?”近日,網友在泉州網溫陵社區(qū)發(fā)布了一張舊照片,不少網友觀看...更多

2014-11-05 09:3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