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后中國外交掀熱潮 凸現(xiàn)四個“更加”(圖)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1月18日電 題:十九大后中國外交掀熱潮 凸現(xiàn)四個“更加”
記者 張尼 馬學玲
中共十九大后,中國外交掀起一波熱潮。
中美元首北京會晤,到訪越、老、菲等周邊國家,出席APEC峰會、東亞合作領導人系列會議……20多天里,中國領導人一系列頻密的外交活動,頗為引人注目。
觀察可見,新時代中國外交凸現(xiàn)出四個“更加”——如果將其比作一個“人”,那么,姿態(tài)更加開放,內心更加自信,腳步更加務實,視野更加開闊。
11月10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應邀出席在越南峴港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并發(fā)表題為《抓住世界經濟轉型機遇謀求亞太更大發(fā)展》的主旨演講。 新華社記者 李濤 攝 圖片來源:新華網
姿態(tài)更加開放
更加開放是此番中國外交熱潮給人的第一印象。
“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正如中共十九大報告所提出的,近期中國外交以更為開放的姿態(tài)示人,其中,高密度的“既迎進來又走出去”本身便是開放的標志。
十九大后與中國領導人互動的,既有俄、美等大國,又有越南、老撾、菲律賓等周邊國家,亦不乏APEC會議、東亞合作領導人系列會議等多邊機制。
尤其在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訪華期間,中美雙方達成了2535億美元的經貿合作大單,創(chuàng)造了中美經貿合作的紀錄,同時也刷新了世界經貿合作史上的新紀錄。
“大單”只是中國開放的一個縮影,背后是建設開放型經濟的目標。
在峴港APEC會議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再次強調,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必然落后。他指出,亞太要堅持建設開放型經濟,促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努力打造平等協(xié)商、廣泛參與、普遍受益的區(qū)域合作框架。要支持多邊貿易體制,引導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fā)展。
習近平說,“中國對外開放的腳步不會停滯”。外界分析,一系列合作共識背后,展示了中國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的堅定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