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文保專家黃真真:考古護遺一線的“女漢子”(圖)
文保專家黃真真和文物古跡打交道數(shù)十年——
考古護遺一線的“女漢子”
核心提示
在泉州市文物部門工作了30多年后,去年,市文物保護管理所原主任黃真真退休了。如今的她,案頭上常備古建筑、古橋書籍,那幾本與洛陽橋、五里橋有關的研究書籍,更是她的心頭好;受邀給高校和文物保護志愿者講課時,她分享那些年與歷史文化古跡有關的有趣故事,常常讓聽者會心一笑。
誰也想不到,作為我市考古工作者中少有的女性,和文物古跡打交道幾十年的黃真真,大學時想轉入考古學專業(yè)的請求,卻因為是女生,而被學校和老師婉拒。兜兜轉轉,她最終在文保工作崗位上得償所愿,跋山涉水、風雨無阻地鉆古墓、尋古跡、保護文化遺產(chǎn),圓了年少時的考古夢。 □記者蔡紫旻/文 林勁峰/圖
黃真真在測量石刻
跋山涉水 參與全國大普查
說起自己和考古工作的淵源,今年61歲的黃真真笑著說,她自小膽子大、好動,喜歡爬山上樹等男孩子熱愛的活動,也對文物古跡感興趣。也因此,當大學被招錄到歷史學專業(yè)后,黃真真向學校申請,希望轉到考古專業(yè)學習。
“不過我的轉專業(yè)申請被拒絕了。學校和老師說,前幾屆的考古專業(yè)曾招過少量女生,但經(jīng)常性的野外工作,并不太適合女生,我入學那年,考古專業(yè)并沒有女生。”
畢業(yè)后,黃真真被分配到泉州文物部門工作,沒多久就遇到了上世紀80年代初的全國文物普查,四處尋訪古跡成為她每天生活的一部分。“這期間,我?guī)缀踝弑槿葜饕擎?zhèn)、村莊,給重要文物單位作鑒定記錄、繪圖攝影及進行資料整理工作;1988年—1989年,我再次參加全省地下文物專題普查,對數(shù)十處古文化遺址和古墓葬進行復查。”
說起文物普查的經(jīng)歷,黃真真記憶猶新。“在泉州市區(qū)普查時,我們一人一輛鳳凰牌雙杠自行車,最遠去了洛江的河市鎮(zhèn)、馬甲鎮(zhèn)。”鳳凰牌自行車不僅是那個年代文保工作者的標配,也是當年三輪車夫的標配。與普通自行車相比,它的輪子大,框架牢,鏈條結實,是負重遠行的理想車型。然而適合遠行的自行車,并不適合女性騎行。遇到陡坡時,黃真真推不動沉重的自行車,只能由同行男同事代勞。
深入古墓發(fā)掘珍貴文物
如果說文物普查工作是對文物工作者體力的巨大考驗,那么古墓發(fā)掘則是對他們身心的雙重磨煉。而黃真真,就是那個常常出現(xiàn)在考古一線的“女漢子”。
1982年左右,泉州市區(qū)一處施工現(xiàn)場發(fā)現(xiàn)古墓。那是黃真真第一次接觸古墓的搶救性發(fā)掘。她和男同事一起,鉆進古墓內(nèi)查看,對墓室進行拍照、測繪,并清理、登記出土隨葬品。許多圍觀的市民看到在古墓里忙進忙出的人群中,有以往少見的女性身影,議論紛紛:“原來這一行也有女人啊!”
從那以后的數(shù)十年間,黃真真如“女漢子”,與男同事一樣深入一線,參加或主持清理發(fā)掘過數(shù)十座從唐代至上個世紀初的墓葬。“說起出入古墓,有的人會害怕,有的人可能有忌諱,但是我膽子大,啥也不怕。”
如今,許多由黃真真親手發(fā)掘出來的文物,被放置在博物館展出??傆腥藛査?ldquo;你有沒有發(fā)掘出值錢的金銀財寶?”她總是笑著回答:“文物工作者眼里,出土文物沒有市場價值的高低,只有歷史價值的區(qū)別。在普通人看來,出土的金銀器物價值高于陶瓷器物,可對我們來說,就算是一塊陶瓷殘片,也隱藏著豐富的歷史文物信息,一樣是無價之寶。”在她看來,通過考古發(fā)掘,為泉州的民俗研究、海外交通史研究提供實物依據(jù),展現(xiàn)這座城市的往昔輝煌,比任何事情都有意義。
推己及人傳遞文保理念
黃真真說,在擔任市文物保護管理所主任的那些年里,她從沒有節(jié)假日的概念。文管所管理的洛陽橋、五里橋和圣墓,如今有兩處被列為“古泉州(刺桐)史跡”申遺的遺產(chǎn)點,而在此之前,她自己也不記得,在這些地方度過了多少個雙休日、節(jié)日和臺風天。
“節(jié)假日游客多,為了保障文物周邊安全,我都會到現(xiàn)場值班。而臺風暴雨天,提前檢查文物安全、排除險情隱患更是必不可少的工作。不管遇到什么情況,只有人在現(xiàn)場,才能第一時間發(fā)現(xiàn)、處理。”
值守在文物古跡的日日夜夜,雖忙碌,卻也有溫馨的回憶。好幾年前的大年三十晚上,黃真真到安平橋值班,遇見一家三口帶著行李,冒雨進入景區(qū)。上前詢問后她得知,為了尋根,這家人從黑龍江趕來,行李包里放著族譜和祭拜用品。“我想起值班的一位工作人員是安海當?shù)厝耍僖粏?,這位同事的朋友與他們?nèi)齻€人同姓,而且老家有古厝,我讓同事和他朋友帶著這家人趕到古厝看看去。”在古厝內(nèi),來自黑龍江的族譜與當?shù)刈遄V對上了,古橋與古道熱腸的泉州人一起,促成一樁美事。
退休后的黃真真成為文保工作的義務宣傳者。作為曾經(jīng)長期從事文物保護工作的專家,她走進高校,為學生們講述“古泉州(刺桐)史跡”里的古橋、古塔、古寺;她還為各申遺遺產(chǎn)點的志愿講解員們,普及泉州海外交通史有關知識。
相關閱讀
-
-
“泉州常在心中”“浪蕩漢子”黃永玉的泉州故事(
9月28日下午,“我的文學行當——黃永玉作品匯展”、“泉州常在心中——《無愁河的浪蕩漢子·八年》...更多
2016-10-08 09:55:32
-
-
泉州市區(qū)一女漢子手機掉河里 腰纏麻繩下水撈手機
泉州豐澤區(qū)海景花園城二號橋下,江水已經(jīng)在漲潮,打算去牽船的曾船長,突然看見江水中有一名披頭散...更多
2016-05-05 10:09:23
-
-
晉江3歲男童命懸一線 兩男子登梯托舉消防員成功
昨日早上6時37分,在晉江青陽街道陳村社區(qū)一小區(qū),發(fā)生驚險一幕,一名3歲男童脖子卡在3樓飄窗上懸空...更多
2018-05-24 09:35:18
-
-
17年風雨無阻 泉州五月風公益活動慰問一線勞動者
交通警察肩負著保障道路交通安全順暢的重要職責,交通崗亭為治理交通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泉州市...更多
2018-05-02 09:06:49
-
-
泉州10歲女孩反復高燒一度命懸一線 社會各界發(fā)動
看到10歲的云云(化名)全身插滿管子,躺在ICU病床上,來看望她的小梅老師眼淚止不住流下來。得知云云...更多
2018-02-02 10: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