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偷自拍手机在线_国产精品国产精品一区_无码极品少妇_先锋资源视频在线资源

泉州發(fā)現(xiàn):印度高僧拘那羅陀 九日山翻譯《金剛經(jīng)》

2017-08-17 09:36:29 來源: 泉州晚報

0瀏覽 評論0

作為“古泉州(刺桐)史跡”申遺的16個申遺點之一,九日山迎來了五湖四海的游客。在山上,有一塊刻著“一眺石”字樣的石頭,又名“翻經(jīng)石”,從石頭上眺望遠方,視野開闊,山下風光一覽無余。相傳,印度高僧拘那羅陀曾在此翻譯經(jīng)書。

拘那羅陀譯經(jīng)書資料圖片 (朱彩云 翻拍)

九日山上的祈風石刻,以文字記載著12—13世紀泉州地方政府主持航海祈風祭祀活動盛況;11—13世紀,每年的夏四月和冬十月,山下的延福寺、昭惠廟舉行祈風儀式,向海神通遠王祈求海舶順風平安。延福寺不僅舉行過祈風典禮,更曾吸引大批高僧名士前來。早在南朝時,拘那羅陀就曾在延福寺內(nèi)潛心翻譯包括《金剛經(jīng)》在內(nèi)的諸多佛經(jīng)。

南朝時,拘那羅陀渡海而來,在風景秀麗的九日山下延福寺內(nèi),翻譯大乘《金剛經(jīng)》,他也成為有記載最早來泉州弘法的外國僧人。據(jù)載,拘那羅陀少時學通佛典三藏,尤精于大乘之說。

拘那羅陀譯《金剛經(jīng)》,不僅有傳說,也見諸史料記載。在北宋端拱年間曾會撰的《重修延福寺碑銘》中記載:“古金剛經(jīng)者,天竺三藏拘那羅陀……泛大海來中國,途經(jīng)茲寺,因取梵文,譯正了義,傳授及今……”而《泉州府志》(乾隆)九日山翻經(jīng)石條也有記載拘那羅陀譯《金剛經(jīng)》之典故。

此后延續(xù)千百年,大船通南洋,載著來來往往的高僧、商賈,沿著海上絲綢之路往返于泉州和周邊各個國家、地區(qū)。宋元時期,隨著海外交通的發(fā)展,佛教在泉州得到進一步發(fā)展,不少泉州僧人到外國弘法、求法,同時也把泉州文化帶到海外。近代之后,不少泉州僧人東渡日本、朝鮮,南渡新加坡、菲律賓、馬來西亞等國家,建立弘揚中國佛教文化的基地等。 □本報記者 蔡紫旻

[責任編輯:林春婷]

相關閱讀

登九日山繪“海絲”圖景 俄畫家重走“千年海絲路”

登九日山繪“海絲”圖景 俄畫家重走“千年海絲路

在九日山半山腰便看到俄羅斯著名畫家阿列克謝·馬雷赫在專注作畫,離他不遠的“九日山”石刻前,俄...更多

2015-11-29 08:53:39
泉州九日山延福寺的小小“萌和尚” (組圖)

泉州九日山延福寺的小小“萌和尚” (組圖)

在九日山延福寺,有這樣一群萌萌的小沙彌,他們身穿和尚服,但卻不是僧人,他們是在延福書院讀書的...更多

2015-01-21 09:5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