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市場“變臉”!泉州豐澤區(qū)19個農貿市場分類改造
攤販統(tǒng)一著裝、菜類明碼標價、各種智慧支付、光線明亮、地面干凈……你能想象得到這是菜市場嗎?印象中嘈雜臟亂的菜市場也能變得和超市一樣明亮干凈。日前,豐澤區(qū)創(chuàng)新做法,對轄區(qū)19個農貿市場分類進行升級改造,其中東美、后坂等農貿市場將進行“農改超”,立足打造星級標桿市場。
東美農貿市場即將“舊貌換新顏”,圖為市場效果圖。
引入千萬元投資 打造標桿菜市場
作為市區(qū)最大的農貿市場,正在施工改造的東美農貿市場前日上午仍是一幅繁忙景象。市場門口空地圈起臨時攤位,周邊的噴繪布上展示著改造后的市場效果圖,向顧客告知這座農貿市場即將“舊貌換新顏”。市場內,正常營業(yè)區(qū)域比之前有很大改觀:地面通道鋪設了紅色地墊,排水溝“明改暗”,不見污水橫流;各個區(qū)域都有相應的指示牌,對應的攤位也劃分清晰完整;攤販們把菜類擺放在各自指定區(qū)域內;每個攤位旁邊,都配備了一個垃圾桶。一名賣菜阿姨擇菜時掉落菜葉,她很快自覺撿起放進垃圾桶。
據(jù)了解,東美農貿市場原屬東霞村集體建設配套的農貿市場,于上個世紀90年代投入使用,由于建成時間較早,缺乏規(guī)劃,市場硬件設施簡陋,軟件設施滯后,已滿足不了居民需求。為提升市場檔次,豐澤區(qū)創(chuàng)造性地引進專業(yè)的中眾合公司對東美農貿市場進行改造提升,并就租賃經營管理達成一致。依照升級改造方案,東美農貿市場首期將由中眾合公司投資約1000萬元,按照現(xiàn)代化農貿市場標準,對原市場較為簡易的鋼結構大棚拆除整改,對整個市場的門面、攤位、道路、排水、消防、配套及形象進行改造,充分利用市場內部空間,重新規(guī)劃市場內部攤位布局,做到干濕分離,并對活禽區(qū)域實行三重隔離等。
目前,東美農貿市場采用“邊改邊營,分塊改造,臨時安置,改完搬回”的方法施工改造,預計10月底完工,將打造成豐澤區(qū)標桿式的新市場。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