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樂峰有座清朝驛站 至今已有216年歷史(圖)
2016-09-07 16:36:15 來源: 南安商報
0瀏覽 評論0條
在樂峰鎮(zhèn)爐山村慕美山東側(cè),有一座名叫“竹仔驛”清朝驛站,至今已有216年的歷史了。
昨日,在68歲的退休教師潘玉山的帶領(lǐng)下,記者來到驛站,聽他講述這個清朝官員“招待所”的故事。
竹仔驛已無人居住。
驛站裝修華麗如今破敗蕭條
昨日,記者在驛站看到,這里占地650多平方米,主房有10間,左右護厝各14間。大門兩邊均有彩色花雕,描繪著長亭、瘦馬、馬夫、翠柳等景物,生動有趣。門窗屏風(fēng)雕刻細膩,漆光照人,地板鋪的是當時最上等的仙游紅磚。
潘玉山說,1949年至1982年,他都住在驛站?,F(xiàn)在竹仔驛除了過年過節(jié)祭祖外,已不再住人。由于長年無人看管,目前開始坍塌了。更讓人痛心的是,由于無人照管,小偷多次挖走了驛站的木雕、石珠等物品。
記者走進大門,又見一個內(nèi)門,左右還各有2個小門。“古代,大官走大內(nèi)門,其他均從兩側(cè)小門出入。”潘玉山說,這座驛站是典型的閩南建筑風(fēng)格,竹仔驛人以前世世代代居住在這堂皇靚麗的祖厝里。
曾在驛站住過的61歲村民潘少華說,他10歲時,奶奶告訴他,家里曾被燒過。“1930年,軍閥到這里燒掉驛站,奶奶與家人舉家遷移,軍閥走后,他們才回來。”
記者發(fā)現(xiàn),大堂木梁確有被燒過的痕跡。潘玉山說,現(xiàn)在竹仔驛人紛紛在祖厝的周圍建起了新住宅。1994年,最后一家人也從祖厝搬走,從此驛站更是蕭條破敗。“我在這里生活了30多年,真想大家能夠籌資恢復(fù)驛站的原貌,保護好兒時的記憶。”
因招待過泉州知府得名“竹仔驛”
“這驛站名字的由來大有故事。”潘玉山
說,清康熙年間,樂峰鎮(zhèn)有個行伍出身的人叫潘承家,因救駕有功,康熙皇帝誥封“四代一品”,官任御林軍左都督、廣東碣石總兵,還特賜龍袍一件。
康熙五十八年(公元1719年)三月初六日潘承家辭世,這件龍袍由當時的潘厝祠堂保管。每年六月初六,潘厝祠堂的人就會將龍袍取出曬太陽。
據(jù)《潘氏族譜》記載,有一年,泉州知府往福州辦事,路過爐內(nèi)潘地界,行至“南坑嶺頭”,先遣人員報告,爐內(nèi)潘厝祠堂門口正在曬龍袍,泉州知府聞知,立即棄轎,從上午9點一直跪到太陽下山。
當晚泉州知府一行10余人就借宿在慕美村一戶農(nóng)舍里。農(nóng)舍主人熱情接待了他們,還搜集了很多山竹子用來照明,供泉州知府辦公、讀書。泉州知府感激農(nóng)舍主人的誠意,即刻提筆行文,將此平屋取名為“竹仔驛”,下令撥銀資助農(nóng)家主人重修平屋,并要求“竹仔驛”從今以后作為地方官吏、公差人員出行住宿的“驛館”。
潘玉山告訴記者,竹仔驛近300多人均屬于潘氏家族。當年的農(nóng)舍主人也隸屬于竹仔驛人。祖先就是泉州筍江爐內(nèi)潘氏始祖潘世貴的第十七世孫,諱名潘文淡,也是竹仔驛后人的第一世祖先。
相關(guān)閱讀
-
-
南安“大干40天比拼開門紅”綜述:干出拼搏底色
春潮涌動,千帆競發(fā)。今年年初,泉州吹響了“大干40天,比拼開門紅”號角,南安迅速行動,戰(zhàn)役式推...更多
2018-03-15 15:23:25
-
2017年南安市受理消費投訴咨詢4003件 同比增長43%
去年12月20日,有消費者舉報稱,南安某廚衛(wèi)公司在天貓開設(shè)的旗艦店銷售的龍頭宣稱整只都是全銅的,...更多
2018-03-15 15:19:40
-
-
南安最長高空觀光滑索對外開放 全長200多米
乘坐滑索,從山頂一躍,凌空穿梭于綠水青山之上。近日,這樣的場景在豐州鎮(zhèn)森林山莊風(fēng)景區(qū)上演,這...更多
2018-03-15 15:19:41
-
泉州通報表揚海藝節(jié)籌辦相關(guān)工作先進 南安5單位3
近日,記者從南安市委宣傳部獲悉,泉州市委、市政府辦公室日前發(fā)布《關(guān)于對參與第三屆海藝節(jié)籌辦工...更多
2018-03-15 15:19:38
-
-
南安擬招367名教師 3月18日起報名4月15日筆試
10日下午,南安市教育局、人社局、編委辦發(fā)出公告,將公開招聘公立學(xué)校中小學(xué)、幼兒園新教師367名,...更多
2018-03-13 14:5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