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偷自拍手机在线_国产精品国产精品一区_无码极品少妇_先锋资源视频在线资源

揭改地名成本賬:一個縣僅換印章牌匾就花百萬元

2016-08-03 15:31:33 來源: 大眾網(wǎng)

0瀏覽 評論0

改地名不是提升知名度和經(jīng)濟收入的制勝法寶

據(jù)當時的媒體報道,2005年,天水的兩個區(qū)更名,一共改掉3個字,直接花費在200萬元到300萬元之間,這對2003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足6000元的天水來說,不是個小數(shù)字。

與天水一樣,盡管知道改地名成本不菲,很多城市還是選擇“改頭換面”,更名之后可能帶來的知名度和收益上的提升也許是最直接的推動力。

從全國范圍看,的確有些地方憑借更名打響名氣,獲得較為可觀的經(jīng)濟收益。

說起云南思茅市更名為普洱市,普洱商人吳禾覺得改得好。“普洱本地從事茶業(yè)銷售、開辦茶廠、種植茶葉的人越來越多,慕名前來進貨的外地客商也多了。”吳先生說,改名之后,當?shù)卦景l(fā)展就不錯的茶業(yè)越來越紅火。

“思茅市更名為普洱市,原來思茅市下轄的普洱縣改成了寧洱縣。”寧洱縣的錢陽告訴記者,剛更名的時候,確實有人被新舊地名弄糊涂,后來,游客繞開了老“普洱縣”,直奔新“普洱市”。

同樣,在1994年經(jīng)國務院批準,由安徽嘉山縣撤縣設市更名的明光市也獲益于此。

時任嘉山縣民政局局長張來兵表示,改名的考慮之一是提升地方知名度,新地名既源于當?shù)氐臍v史傳說,也與當時嘉山縣的支柱企業(yè)——明光酒廠同名。“改名后,企業(yè)知名度大增,發(fā)展勢頭一度很猛,不少知名企業(yè)當時還提出要和明光酒廠進行項目合作,經(jīng)濟效益也不錯。”

不過,在云南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楊福泉看來,更名并非制勝法寶。

“比如地處滇西北的香格里拉。當?shù)卣恢敝铝τ谕苿拥嵛鞅钡穆糜萎a(chǎn)業(yè),麗江獲得世界文化遺產(chǎn)稱號后,其知名度的提高也帶來了‘周邊效益’,因此,改名為香格里拉對當?shù)芈糜伟l(fā)展雖有推動作用,但并不是根本原因。”楊福泉說。

在他看來,想要提升一個地方的知名度、推動經(jīng)濟發(fā)展,除了依靠本地的自然人文資源魅力外,還應思考怎樣保持這種魅力的可持續(xù)性發(fā)展。

[責任編輯:陳健]

相關閱讀

參與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