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旬高齡“畫壇鬼才”黃永玉一幅插畫 掘出惠安試劍石
半圓形的試劍石崖刻
記者訪輞川試劍村 該村因試劍石得名
記者通過多方了解,得知和圖中情景相似的試劍石在惠安輞川試劍村。到達試劍村,村民熱情指路,記者問及的每一人皆知試劍石在哪兒。村民告訴記者,該村莊就是因試劍石而得名。
一座房屋前是密林,記者沿著參差不齊的石階往下走,前面是一條不常有行人經(jīng)過的小道,據(jù)說過去這是條古驛道,大約走了二三百米,驚見試劍石。有點像黃永玉老先生所畫的,試劍石像被打開的貝殼,或說是一塊巨石被“一劈為二”,一豎一臥,似劍劃開,一半成為腳下踩的過路石,一半斜倚山坡。
邊上有一方文物保護碑記寫著:“豎石高3.2米,底長4.2米,楷書陰刻‘試劍’二字,字徑50厘米。臥石平面長5.7米,寬4.5米,作路面。”
“半生磨一劍” 石上有多首明代古詩
試劍石上,除了“試劍”兩個大字,還有多首五言絕句。
一首為《題試劍石》,楷書豎寫,“片石春風(fēng)里,蒼苔覆綠云。蓮華山下吏,無日不逢君。寶劍千金重,提攜幽燕客。謂言非莫邪,視此山下石”,落款萬歷元年羅浮山人葉春及書。萬歷元年,即1573年,明代神宗朝。葉春及是廣東人,曾任惠安知縣,有政績,著有《惠安政書》。
還有明·嘉靖二年(1523年)興化(今莆田)知府朱袞詩刻:“半生磨一劍,牛斗避霜鏗,裂石騰龍躍,觀勝應(yīng)寶章。靖平三千里,遂也倚天長,何自妖氛凈,成勛紀太常”。
試劍石崖刻1984年1月列為惠安縣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