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員財產公開第一人:體制內的人不出來說話我孤獨
2016-06-22 17:59:27 來源: 鳳凰網(wǎng)
0瀏覽 評論0條
圖片:廣州市監(jiān)察局對“官員財產公開”提案的回復
“現(xiàn)在經(jīng)常嘴上說要尊重大家,發(fā)動大家要民主,但實際上是壓制大家的民主,”他憤憤不平。
但在廣州某資深官場人士看來,范松青呼吁官員財產公開,“這是給市委出難題嘛!這種事情,肯定只能從上而下,黨委決定、中央決定。”
中央怎么看?中央紀委副書記吳玉良曾表示,官員財產公開,目前有兩個方面的條件是欠缺的:“一個是社會誠信體系,第二個是信息統(tǒng)計的體系,沒有兩個體系的建立,這項制度實施起來是很難的。我報的數(shù)字你又不相信,有關部門沒有辦法查詢和統(tǒng)計,這項制度很難在實踐當中發(fā)揮它的作用。”他多次強調,官員財產公開制度要“水到渠成”。
“這基本代表了官方的態(tài)度,而不僅僅是吳玉良的個人意見,”一位對中央紀委非常熟悉的人士稱。
對這個官方表態(tài),范松青毫不客氣地說“都是借口”。
“我們有點過分強調客觀原因,過分追求完美圓滿,好像什么事情必須要等到十拿九穩(wěn)以后,水到渠成以后才去公開,才去做,要不然就不做。如果是按照這種觀點,哪有小平同志說的摸著石頭過河?固然財產公開要有一定的條件,比如說統(tǒng)計數(shù)字、誠信體系,但是誠信體系我們幾十年都沒有建立好,甚至越來越差,你總不能等到猴年馬月。我們要在公開中來推進誠信體系。”
“當務之急不是追求完美,而是要盡快推進,至于在公開中說統(tǒng)計數(shù)據(jù)不真實,你可以通過媒體監(jiān)督,比如說你公開了張三李四,他說他住一套房子,老百姓都知道這個人怎么才一套房子,他自然就要向媒體投訴,自然就要向紀委機關投訴。”
曾在紀委工作十年的范松青,也明白紀委的難處:“不是紀委不想公開,他們也沒有辦法,所以只有找出各種理由來推卸搪塞。”
實際上,目前廣州的官員有較為嚴格的財產申報制度。一位在去年升任副處級的公務員稱,申報房產時連房產證號碼都要填,價值數(shù)百元的股票、稿費都要列明。
但范松青認為,內部申報與對外公開,還是有本質不同。“這種申報,只有紀委或組織部掌握,連本單位的領導都不知道。那么多干部,紀委也沒有時間去細查。他就是放在那里作資料,某一天要查某個領導貪污案件的時候,就把申報調出來。” 因此,他覺得這只是“表面文章”。
“有什么樣的領導,就有什么樣的下屬”
“有什么樣的領導,就有什么樣的下屬,”范松青很是感念他的前領導——曾任廣州市紀委書記、廣州市政協(xié)主席的朱振中。
朱振中也因“敢放炮”登上過各大媒體封面。2010年3月,朱振中作為全國政協(xié)委員,在全國“兩會”上短短8分鐘發(fā)言,獲得11次全場掌聲。他呼吁“講真話、反對形式主義”,狠批官場上“搞形式、唱高調、耍花架子的歪風”,導致“常說的老話多、正確的廢話多、漂亮的空話多、嚴謹?shù)奶自挾?、違心的假話多”。
范松青說,朱振中那次講話,稿子最早是他起草的。“會前朱主席找我商量,稿子怎么寫,我按照他的思路起草了初稿,后來他自己也作了修改。”
朱振中2001-2005年任廣州市紀委書記,范松青就曾給他寫稿,很得朱振中賞識。后來朱振中任廣州市政協(xié)主席,就把范松青也拉了過去。
不過,即使是在氣氛相對寬松的政協(xié),反對范松青的聲音并不少,明里暗里都有。民主生活會上,有人當面批評他“不講政治,不跟中央保持一致”;有人指責他“不務正業(yè)”,你搞你的政協(xié)工作,談什么反腐?也有人譏笑說:“你寫書,有沒有利用公家的打印機復印機?有沒有利用公家的筆墨紙張?”對這種指責,他覺得自己笨嘴拙舌,無言以對。
在政協(xié)工作多年,每到午餐時間,別人都是三三兩兩勾肩搭背去吃飯,范松青總是形單影只,自己去食堂打飯,帶回辦公室吃。
“他是個好人,只是有點不近人情,”有政協(xié)工作人員如此形容他。同事們說他是“無害”的,只是“迂腐”。“比如你之前幫過他不少忙,但某件事他認為你做錯了,就一點情面都不留,”他之前的同事說。
“他現(xiàn)在退休了,就更沒什么顧慮了,”說起老范,政協(xié)工作人員都是捂嘴會心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