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偷自拍手机在线_国产精品国产精品一区_无码极品少妇_先锋资源视频在线资源

泉州首次隧道滅火救援演練 12探頭緊盯火場(組圖)

2014-06-09 10:29:23 來源: 東南早報

0瀏覽 評論0

一輛農用車突然“起火”,停在了隧道里,占用了一個車道。若不緊急“滅火”,不但會造成交通擁堵,還有可能造成更大的安全隱患。5日上午9點40分左右,這一幕發(fā)生在泉州市區(qū)大坪山隧道洛江往市區(qū)方向。從監(jiān)控畫面中,隧道管理所值班人員及時發(fā)現這起“事故”,馬上報警并緊急處置,不到15分鐘就將“火”撲滅。

所幸,這只是一次演練!當日,在大坪山隧道內,由市政公用事業(yè)管理局牽頭,市政工程管理處舉行了“隧道滅火救援演練”, 泉州和豐澤兩級交巡警部門、城東派出所等單位派民警在現場配合疏導交通,豐澤消防大隊東海中隊消防官兵也到場對演練過程給予指導。這也是泉州首次舉行此類演練。

報警→滅火→救援 15分鐘內搞定

上午9點半,大坪山隧道管理房的監(jiān)控中心,參演人員正在進行最后的準備,現場緊張氛圍越來越濃。監(jiān)控大屏幕上的12個畫面,分別對應的隧道內的12個探頭。此時,隧道內的車流不算太多,一切看上去很正常。

9點48分,隨著演練總指揮一聲“各參演人員請注意,滅火救援演練現在開始”,在大坪山隧道洛江往市區(qū)方向入洞200米處,監(jiān)控畫面上出現一輛自燃的農用車,停在了超車道上。一名值班人員馬上戴上防毒面具,緊急趕往事發(fā)現場;同時,另一值班人員撥打119報警,并向隧道管理所有關負責人匯報情況。

接著,值班人員將隧道情報板上的信息更改為“滅火救援演練”,提醒過往司機提高警惕,不要驚慌。同時,將隧道內超車道一側的綠色通行標志,改為紅色的“禁行”標志;通過隧道廣播喊話,對在隧道內正常行駛的其他車輛進行安全提示。

幾分鐘后,戴著防毒面具的值班人員已趕到事發(fā)現場,在簡單了解事故情況后,在現場設置了警示標志,并指揮后續(xù)車輛退后,與事故車輛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隨后引導滯留在現場的群眾通過隧道內的緊急疏散通道撤離到安全處。在妥善處置完現場群眾后,值班人員指揮事故車主配合取出消防柜內的消防水槍并打開消防栓閥門,使用消防水槍將火情撲滅。

從演練開始到“滅完火”,前后還不到15分鐘。隨后,參與演練的車輛撤離現場,隧道內交通恢復正常。

隧道滅火救援演練 首次舉行成功

記者從泉州市市政工程管理處獲悉,為了舉行這次“隧道滅火救援演練”,他們已籌備了好幾個月,先后多次更改演練方案。在演練前后,泉州和豐澤兩級交巡警部門、城東派出所等單位,分別派民警到現場配合疏導交通,為演練的順利舉行發(fā)揮了很大的作用。豐澤消防大隊東海中隊消防官兵不但到場對演練過程進行指導,還在演練結束后,向隧道管理所的所有人員講解了干粉滅火器的使用方法,并“手把手”教他們如何使用。

豐澤消防大隊東海中隊中隊長潘仁應說,此次演練的整個過程比較順暢,所有參演人員圓滿完成了滅火救援的任務。從滅火救援過程可以看出,參演單位對此次演練準備比較充分,演練的計劃也制定得比較完善。雖然這是泉州首次隧道滅火救援演練,但由于準備充分,所以舉行得很成功。不過,潘仁應也提醒,一旦隧道內發(fā)生火情,值班人員在報警時,應將事故地點說得“越準確越好”;在操作滅火器材時,要更加熟練;火情發(fā)生后,應充分利用隧道廣播,在第一時間對其他車輛進行疏散。

【人物專訪】

全市首次隧道逃生演練為何選在大坪山隧道?此類演練對城市交通安全有何意義?演練都收獲了什么“好東西”?針對這些問題,泉州市市政工程管理處主任張曉陽接受早報記者專訪。

隧道內演練防患于未然

為何選大坪山隧道?

近年來,隨著城區(qū)不斷外擴,城市公路隧道也越來越多,其中部分由市政部門負責管養(yǎng),為此還專門設置了隧道管理所,“像大坪山隧道、東海隧道,以及朋山嶺隧道部分,都屬于市政主干道,此外還包括若干下穿隧道”。

張曉陽稱,這次演練地點選在大坪山隧道,是經過慎重考慮的。據悉,隨著行政中心東移和城東片區(qū)的建成,一些公路隧道當初設計的通行功能已處飽和狀態(tài),“像大坪山隧道最初設計車流量峰值為789輛/小時,但目前高峰時期的車流量已達到4000輛/小時”。

演練收獲了啥經驗?

“通過此類演練,既檢驗隧道相關設備的完好情況,也是對隧道管理人員的一次考驗,同時也讓我們對未來隧道可能出現的突發(fā)性問題有心理準備,達到未雨綢繆的目的。”張曉陽坦言。

他稱,一旦隧道發(fā)生事故絕非小事,“并不是我們一個部門能搞定的”。從前期發(fā)現事故,到第一時間向公安、消防等報警,后期事故的救援處置,是一個系統性的大工程,“哪個環(huán)節(jié)掉鏈子,都會延誤最佳救援時機”。

同時,對救援設備基本常識的掌握、使用技巧的熟悉,也是此次演練一大收獲,“比如一只滅火器的使用,平時沒有練習,一到戰(zhàn)場很容易出問題”。

今后管理有何打算?

“隧道安全性問題的管理,責任重大,需要多部門協調,才能得到最大保障。”張曉陽介紹,此次演練除了市政部門外,還邀請了交巡警、消防等部門參與,正是處置此類問題的一次有益嘗試和探索。

他還指出,隧道事故既有自然災害,比如洞內塌陷、降雨積水等,還包括交通事故,以及各類火災隱患,“當天的演練只是假設其中的一類,而且是相對簡單的事故”。如果發(fā)生大的災害,情況又將瞬息萬變。據悉,考慮到隧道安全的重要性,下一步市政部門擬將所管轄的幾個隧道監(jiān)控與交巡警部門聯網,“這樣一旦發(fā)生事故,就能爭取到更多的救援時間”。

相關鏈接

隧道發(fā)生事故教你如何逃生

近年來,隨著中國公路建設快速發(fā)展,公路隧道越來越長是不可避免的,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綠色通道”。在泉州,由于地形等原因,隧道的數量也越來越多,公路隧道交通安全日益重要。

很多人在隧道火災事故現場都是熏死的,如不幸遇見隧道火災,如何獲得更多的生存機會?有關部門根據事故不同類別,給出了一些建議。

遇故障或事故

如何應對?

車輛在隧道內發(fā)生故障或交通事故,無法自行移動的,因隧道內空間有限,沒有專門的檢修通道,不宜在隧道內停車檢修。

這時,駕駛人應當按規(guī)定開啟危險報警閃光燈、示廓燈、后位燈,并在來車方向50—100米處設置三角警示牌等警告標志,同時立即報警,嚴禁下車自行維修?,F場車輛和人員應當服從交通警察和隧道管理人員指揮,有序疏散。

發(fā)生事故時,因隧道內全程監(jiān)控覆蓋,等監(jiān)控取證后,發(fā)生事故雙方盡量留到洞外處置,不要在原地處理。同時,對于隧道內通行車輛的交通違法行為,將全部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規(guī)定予以處罰。其中對于違反交通管制規(guī)定強行通行,不聽勸阻的,處兩百元以上兩千元以下罰款,并處十五日以下拘留。

遇到火災

如何逃生?

遇到火災,在隧道里該如何逃生?這是很多市民關注的話題之一。據悉,隧道火災發(fā)生后,兩個主行車隧道洞都將關閉交通,禁止車輛進入隧道,整個隧道進入應急狀態(tài)。

第一,如開車遇到前方隧道內發(fā)生火災,應及時撤離車輛,在車身后放置警示標志,然后朝著與火勢、煙霧流相反的方向逃離。

第二,逃生時,用手巾或衣物(用水沾濕更好)捂住口鼻,借以濾煙防毒,最好彎下腰走,因為著火時,擴散在隧道里的煙霧和毒氣最初是不平均分布的,頂部較濃,下部較稀,而且溫度分布也是上高下低;注意不要高聲喊叫,否則會吸入較多的煙霧和有毒氣體。

第三,較長的隧道,大多有直接通向地面的安全出口,安全出口的位置一般都在隧道出入口處標明,隧道內也有標志。這條疏散通道,應當是平坦的,路線簡潔,無交叉,有事故照明,有排煙設備。假如隧道內失火,能逃入通向地面的安全出口,最為合適。

第四,如果被困在車廂內,可迅速果斷地用車內消防錘、高跟鞋等一類的尖利物體敲碎車窗,逃離著火體。

第五,若火災發(fā)生在地鐵隧道內,要牢記往上風口跑,也就是要逆著風跑。由于隧道內形成了一個天然“臥”著的通風煙囪,里面本來就有空氣流動,再加上火災后地鐵會啟動緊急程序,在出事列車一端迅速噴出氣流,而另一端則猛吸煙霧,出現強烈空氣對流,毒煙霧將涌向下風口。

鑰匙留車內

車門別關死

一旦隧道內起火,嚇得許多司機棄車逃生。這樣自救的方式是對的,但交巡警部門也提醒,棄車逃生時,一定不要把車門關死,方便救援人員推動你的車。

專家告訴記者,一旦接到隧道內的火警,首先要做的就是分流車輛。在隧道的進口處立即放置錐桶,禁止車輛進入,引導這些車輛從地面道路繞行。如汽車失火,司機應馬上熄火并切斷電源,關閉油箱開關,立即離開車廂,同時做好油箱防火防爆工作;及時報火警。專家建議,隧道內一般都有滅火設施,在安全許可的情況下,司機應第一時間救火。

火場前方的汽車,要盡快繼續(xù)向前行駛,防止發(fā)生追尾事故。前方車輛清空后,消防等救援車輛就會逆向進入著火點進行施救。而在火場后面的車輛,至少要跟火點相距10米,如火情太大,要及時離開現場。隧道內每隔100米左右都設有緊急逃生通道,平時兩面均用自閉式防火門分隔,發(fā)生事故時,逃生者只要拉開防火門即可通往另一面未發(fā)生事故的隧道。

但交警提醒,棄車逃生時,除了不要把門關死外,最好把鑰匙也留在車內。這樣救援人員趕到后,就可以及時把靠近火場的車挪走,既方便救火,又可以保護這些車輛,防止火勢蔓延到這些車輛上。

東南早報訊(早報記者 林福龍 趙鵬云 莊麗祥 文\圖)

[責任編輯:陳健]

參與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