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典音樂劇《貓》南京遇尷尬 有觀眾要強行合影
2018-05-21 09:41:10 來源: 揚子晚報
0瀏覽 評論0條
經(jīng)典原版音樂劇《貓》在南京連續(xù)上演七天,這幾天朋友圈中都在刷屏盛贊,但是,尷尬的事發(fā)生了:《貓》首場演出時,貓們到觀眾席互動,跳舞玩鬧,場面很是歡樂??墒怯胁簧儆^眾(不乏熊孩子)一直拽住“貓尾巴”,有的要強行合影,不讓貓回舞臺。因此,首演之后劇組頗為不悅,甚至調(diào)整了一些互動環(huán)節(jié)。
相比十年前,南京觀眾的素養(yǎng)已經(jīng)高了很多,要知道,南京是曾經(jīng)出過“在一場鋼琴獨奏音樂會上,孩子在臺下上躥下跳,現(xiàn)場混亂,演出被迫中斷,法國女音樂家被氣到在后臺哭鼻子”新聞的城市啊。如今雖偶有類似情景,但父母一般都會一邊道歉一邊立刻帶他們離場。不得不說,80后父母的公共素養(yǎng)比60、70后父母進步太多。
那么緣何在《貓》上,觀眾素養(yǎng)似乎又出現(xiàn)了倒退?我想,大約是《貓》這個劇本身“惹的禍”。和《歌劇魅影》《悲慘世界》《鐘樓怪人》這些劇不一樣,雖并列“四大音樂劇”,但《貓》演的是貓,唱的是貓,故事講的也是貓。這樣一個設(shè)定,觀眾容易把下場和他們互動的貓演員看成游樂場人偶,“慷慨”的觀眾,甚至還會有在合影后想給小費的沖動。
這種熱情忘形之下做出的行為,倒是提醒我們管理者,除了在規(guī)定服裝、禁帶食品、禁拍照攝像、禁聊天玩鬧之外,尚需要培養(yǎng)的一種文明素養(yǎng),還有互動素養(yǎng)。明明你很熱情,也真的熱愛藝術(shù),但若互動素養(yǎng)不夠,會招來更多尷尬。我就記得有場音樂會,因為表演者頗有名氣,現(xiàn)場觀眾熱情到不行,每曲必鼓掌。結(jié)果表演者說感想的時候,是這樣說的:“南京觀眾好可愛哦,一直在鼓掌哎……”
互動素養(yǎng)教育也是要從娃娃抓起的,在這方面,給我印象深刻的是南京樂隊音樂學(xué)校的校長亞歷山大先生。這個樂隊音樂學(xué)校會定期舉辦一些小型的音樂會,有老師專場、師生專場,觀眾中很多是孩子。碰到三個樂章的長曲子,亞歷山大演出前,就會先教他們分辨什么時候可以鼓掌,什么時候該保持靜默。久之,孩子們都形成了良好的互動素養(yǎng),至少不會再隨便亂鼓掌了。 馬彧
相關(guān)閱讀
-
南京老手藝人錄節(jié)目與周立波沖突 直接罷錄離場
2015-03-01 15:30:20
-
-
竇驍與張儷現(xiàn)身南京 談恩師張藝謀與阿諾
2015-02-11 07:00:25
-
-
倪妮有望帶馮紹峰回南京過春節(jié)
2015-02-05 11:02:53
-
-
韓雪頻遭粉絲"騷擾" 男子追到南京示愛被制服(圖)
2014-11-20 10:02:03
-
-
蔡琴登陸南京唱響“被遺忘的時光”
2014-11-09 07: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