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洛陽鎮(zhèn)陳埭頭村華僑將軍陳青山:赤子之心 報效祖國
洛陽鎮(zhèn)陳埭頭村,系以村民始祖為陳姓,先民建居于黃塘溪下游埭田的前端,故以姓氏及地形而取名為陳埭頭。陳埭頭村自開基祖十五郎公從東園葛上分支于此,瓜瓞綿綿,人丁興旺。歷代陳氏族人秉承“耕讀傳家”的祖訓,涌現(xiàn)出多位功名顯赫的文士,這從陳氏祠堂內(nèi)懸掛的經(jīng)魁、文魁、進士、付元等多方牌匾和流傳至今的一些歷史典故就可知曉陳氏先輩們的家風文化積淀和光輝業(yè)績。而愛國華僑將軍陳青山就是出生在這個鐘靈毓秀的小山村。
海外赤子心懷祖國 投身瓊崖保衛(wèi)南疆
陳青山出生在洛陽鎮(zhèn)陳埭頭村一個窮苦的農(nóng)民家里,后來,被父親接到馬來西亞居住。在馬來西亞鐘靈華僑中學學習時,聽聞日本帝國主義大舉入侵中國,陳青山義憤填膺,他在馬來西亞參加了如火如荼的斗爭,以實際行動聲討日寇。
1940年12月,在國外漂泊了18年的陳青山,踏上了回國之路?;氐较愀酆螅惽嗌秸业搅酥泄材戏骄?。不久后,組織派陳青山到海南,充實瓊崖縱隊的力量。在瓊崖,陳青山歷經(jīng)了10余年艱苦卓絕的戰(zhàn)爭。
1947年10月21日,中央軍委決定將廣東省瓊崖游擊隊獨立縱隊命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瓊崖縱隊。l948年初,陳青山奉命調(diào)到瓊縱任政治部副主任兼組織部長。陳青山主持政治部工作期間,在強調(diào)學習野戰(zhàn)軍的政治工作經(jīng)驗,提高縱隊指戰(zhàn)員的政治思想素質(zhì)等方面,做了許多工作。是年秋,特委任命陳青山為東區(qū)地委書記兼瓊縱第三總隊政委。從1948年秋到1949年夏,瓊縱先后發(fā)動了秋、春、夏三大攻勢,共殲敵三千八百多人,解放了三座縣城、三十余座墟鎮(zhèn)和接近全瓊?cè)种耐恋?,為接應南下解放軍渡海解放海南打下了基礎。陳青山廢寢忘餐地積極工作,對三大攻勢的進行和取得重大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為解放廣州和海南島立下不朽軍功。
1950年8月,瓊崖縱隊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南軍區(qū),陳青山被任命為政治部副主任,并參與指揮海南島的“剿匪”行動。新中國成立后,他歷任廣東省軍區(qū)政治部主任、海南軍區(qū)副政委、廣州軍區(qū)政治部副主任等職。1964年晉升為少將軍銜。1988年,被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級紅星功勛榮譽章”, 并與葉飛、李子芳并稱福建省“三大華僑將軍”。
陳氏先人清廉傳家 優(yōu)秀家風代代相傳
陳埭頭村的陳氏先人自古崇道德,尚禮儀,忠孝傳家,詩書繼世。在陳埭頭村,陳氏家訓至今仍廣為流傳:
事親必孝,待長必敬。兄友弟恭,夫義婦順。冠婚喪祭,秉禮必慎。學文必功,習武必勤。治國必忠,治家必嚴。居功毋驕,見恩必謝。士農(nóng)工商,擇術必正。毋聽婦言,而傷同氣。毋作非法,而犯典刑。毋以眾而暴寡,毋以富而欺貧,毋以賭博而蕩產(chǎn)業(yè),毋以謠辟而墜家聲。制行唯嚴而律己,處世當寬以繩人。茍能行之久久,當必報之以冥冥。茲訓詞實系廢興,誦之再三爾其敬聽。
家訓當家寶,家風后代傳。明朝時期,陳埭頭村的陳彬、陳雅樂父子同為知縣,在位居官時,兩人均勤政廉明,關心民瘼,一身正氣,政績斐然;退休之后,兩袖清風,貧窮躬耕,父子倆的清廉佳話廣為流傳,至今仍為后人所稱道,對陳埭頭村的陳氏后人更是影響深遠。
陳青山將軍秉承了陳氏先人的優(yōu)秀家風,在6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他從黨和人民的利益出發(fā),艱苦樸素、清正廉潔、一身正氣,嚴格要求子女和身邊的工作人員,充分體現(xiàn)了一位共產(chǎn)黨員的高風亮節(jié)。為緬懷陳青山將軍的豐功偉績,弘揚愛國主義精神,2014年,陳埭頭村多方集資,重新修繕了陳青山故居,并擬建設一座陳青山將軍紀念館。如今陳青山故居已修繕完畢,里面存放著陳青山將軍的部分遺物,以及各個時期相片、事跡內(nèi)容等,重現(xiàn)了陳青山與家人的生活環(huán)境,成為洛陽鎮(zhèn)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黨員黨性教育點。
而陳青山將軍紀念館也已啟動建設,目前已完成一層的主體框架。陳埭頭村委會黨支部書記陳文忠介紹,陳青山將軍紀念館將分為兩層建設,一層將作為村里的老年人文化活動中心,二層將建成陳青山將軍紀念館,集中展示陳青山的光輝事跡,同時,我們也將把陳氏良好的家風家訓陳列其中,弘揚優(yōu)秀的家風文化,力爭把陳青山將軍紀念館打造成為洛陽鎮(zhèn)新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革命傳統(tǒng)教育基地和家風文化傳承基地。
□本報記者 郭慧杰 陳桂生 通訊員 陳德杉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