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nóng)村“教體育的語文老師”走紅 坦言曾想著早點離開
2017-07-25 09:23:10 來源: 新京報
0瀏覽 評論0條
學生們在自己平整的土地上進行足球訓練。
塵土飛揚的黃土地上,一群年齡各異、身高懸殊的孩子,追逐著一只足球,奔跑、傳遞、射門。黃土高原特有的腮紅,與身上穿著印有“河口小學”的隊服相映成趣。在“球場”的一邊,一名中等身材、面色黝黑的中年男子,目不轉(zhuǎn)睛地觀戰(zhàn)。
他的名字叫呂少武,是甘肅省隴西縣永吉縣河口小學的語文老師,也是兼職體育老師。2014年,身為足球愛好者的呂少武,將足球引入到這所一共只有50余名學生,多數(shù)為留守兒童組成的鄉(xiāng)村小學。三年后,在隴西縣小學生足球比賽中,這支“語文老師教出來”的球隊,獲得了第三名。
7月23日晚,由全國中小學體育教學指導委員會等共同舉辦的“全國小學體育活力校園優(yōu)秀案例”評選結(jié)果在北京揭曉,呂少武的鄉(xiāng)村足球隊在列。
一支由語文老師帶出來的足球隊,成為全國范圍內(nèi)的“推廣案例”,在這背后,呂少武功不可沒。而他本人也因這種原本出于無奈而選擇的“跨界”,成為焦點人物。昨日在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他說,足球讓留守兒童自信,是“通往外部世界的鑰匙”。
“曾想著早點離開這里”
新京報:怎么稱呼你,語文老師還是體育老師?
呂少武:我是漢語言文學教育專業(yè)畢業(yè)的,當了十年的語文老師,最近三年也在帶體育課程,當足球教練。可能是我長得比較黑,所以看起來更像體育老師。怎么說都可以,教語文的體育老師,教體育的語文老師,都行。
新京報:什么時候開始在河口小學教書?
呂少武:我是2007年參加工作,先是在半山腰的一所村小教書,三年之后調(diào)到了山腳下的河口小學,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七年。
新京報:作為一名生長在縣城的老師,剛到農(nóng)村學校時感覺怎么樣?
呂少武:我出生和成長都在縣城,雖然不是富裕家庭,但還過得去。參加工作之前,也沒有農(nóng)村生活經(jīng)歷。所以剛到這里的時候,那種城鄉(xiāng)差距一下子讓人心都涼了,沒想到這么艱苦。
我是自己從縣城騎著摩托車來報到的,一路都是土路,常常走錯。學校里沒有自來水,與村民放養(yǎng)的牲畜喝同一口泉水,有時候都能看到水里的糞便。校內(nèi)手機沒信號,要自己找有信號的地方,一般是在墻角,然后找到了就不能亂動。這樣下來,手機都快成固定電話了。
新京報:學校的情況是什么樣的?
呂少武:學校在隴西縣的東南邊,一條山腳下的公路旁,磚木結(jié)構的平房,沒有體育設施。全校10個教師,6個班級,一共五十多名學生。比較大的班級有十一二個學生,小的班只有六七個人,都是附近三個村子里的小孩,平時走路上學,最遠的單程要40分鐘。
新京報:現(xiàn)在的工作節(jié)奏怎么樣?
呂少武:每天早上6點多起床,然后上班路上大概40分鐘,晚上6點多回家。每天在學校呆將近12個小時。每周差不多20節(jié)課,每天早上兩節(jié)語文課,然后體育課一周7節(jié),還有一兩節(jié)的社團課??傮w來說,課時量比城市的老師多一倍。
新京報:曾經(jīng)想過離開農(nóng)村學校嗎?
呂少武:有啊,剛來的時候,就想著早一天能把自己調(diào)出去,早點離開這里。但是呆著呆著,覺得自己很適應農(nóng)村的生活。這里人很單純,孩子也很簡單,很真實。有感情了,哪怕條件差一點,也想一直呆在這里。
相關閱讀
- (2014-06-08)2014年福建高考語文試卷及參考答案
- (2014-06-15)小學語文教材修訂脫胎換骨:收入周杰倫歌曲
- (2014-09-13)語文教師網(wǎng)曬數(shù)據(jù) 上海小學生6年要學160首古詩
- (2015-01-21)語文課被炮轟一半不該學 教材內(nèi)容今年“大換血”
- (2015-06-07)2015福建高考語文作文題曝光:世界上本沒有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