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偷自拍手机在线_国产精品国产精品一区_无码极品少妇_先锋资源视频在线资源

李鯤龍:從警36年堅守工作一線 管好社區(qū)盡心盡力

2021-11-23 08:40:58 來源: 海西晨報

0瀏覽 評論0

昨日上午,民警李鯤龍的遺體告別儀式在天馬山福澤園殯儀館敬親堂舉行。市委政法委、市公安局、思明區(qū)委、各區(qū)公安分局、局屬各單位領導和民警代表、群眾代表、親朋好友,懷著無盡的哀思送別戰(zhàn)友、親人。

認真、腳勤、低調(diào)、怕麻煩人,這些是同事們給李鯤龍的標簽。11月16日,年僅54歲的他走了,留給身邊人的故事并不多。這不是他做得少,而是他從來不和別人說。

36年默默扎根基層無怨無悔,李鯤龍最怕麻煩人,能自己解決的,堅決不會找人幫忙。但是,他自己卻不怕被人麻煩。所里值班需要,他來頂班,即使痛風腳腫到不能走路,他也一腳皮鞋一腳拖鞋趕到所里。

以前,因管理官任社區(qū)認真負責,居民都叫他“村長”;后來官任社區(qū)成了國際社區(qū),就連外籍人員也知道有事就找“老村長”。

從警36年堅守工作一線

1985年12月,李鯤龍剛滿18歲就參加了公安工作。從筼筜派出所、鷺江派出所到濱北派出所,從治安整治到社區(qū)管理,再到值班接處警,從警36年,他一直堅守在社區(qū)警務工作的第一線。

在同事們眼中,李鯤龍能扛事,特別怕麻煩人,自己能解決的,堅決不給組織、同事添麻煩。11月15日-16日,李鯤龍連續(xù)兩天在所里值班,守著值班電話,上廁所都是小跑,先后處理各類警情、救助、咨詢69起。此外,他還時刻關注微信群,配合交通專項整治行動,給33位亂停車的車主打電話督促移車。

16日18時46分,李鯤龍因工作緊張、勞累誘發(fā)急性心力衰竭,突然暈倒在崗位上,頭部撞在地上,出了不少血。同事立即把李鯤龍送去醫(yī)院。路上,大腦處于“混沌”狀況的李鯤龍還問同事發(fā)生什么事。

醫(yī)生為他包扎好后,李鯤龍就嚷著要趕回所里值班。他對所長說:“這么晚了,不能麻煩別人替我值班。”說完就掙扎著要下床。但所長說什么也不同意,當著他的面安排好了所里的勤務,李鯤龍這才安下心來休息。大家沒想到的是,很快他卻跟所有人永別了。

走進群眾心里有“秘方”

李鯤龍在生活中只有兩樣“愛好”,喝茶和抽煙。茶是最經(jīng)典的海堤茶,煙是幾塊錢的“藍狼”煙。他的警務包里每天必備三包煙,不知道的以為他煙癮大。其實,這兩樣都是他走進群眾心里的“社區(qū)秘方”。

每天早上7時許,李鯤龍就到了派出所,泡上一壺茶守在大門口,和過路的居民打招呼;遇到抽煙的街坊,他就習慣性地給人家遞一根,聊聊家常。有時,他趕早去逛菜市場、沿街店面,買早餐時順便打聽一下店家的經(jīng)營情況。

每天穿梭在煙火氣中,用這種樸素的方式和社區(qū)群眾打交道,李鯤龍就這樣一點點得到群眾的信任。對李鯤龍來說,生活也是工作,工作也是生活。發(fā)煙、泡茶、聊天,這些看似隨意的工作方式,最容易跟群眾“走心”,幫李鯤龍了解到第一手的社區(qū)各類信息。

小區(qū)物業(yè)、房東、學校是李鯤龍每次社區(qū)走訪的“打卡點”??此撇唤?jīng)意的聊天中,他總能掌握外來人員入住、鄰里矛盾糾紛、校園周邊安全、重點人員管理等信息。日積月累,這些信息形成一個清晰的“社區(qū)賬本”,讓他把瑣碎的社區(qū)工作做得井井有條。不光是人記得清楚,甚至就連誰家貓、狗丟了,李鯤龍都能掌握得一清二楚。

管好國際社區(qū)盡心盡力

1997年,李鯤龍接手官任社區(qū)時,這里住著很多拆遷戶和外來務工人員,管理頗有難度。李鯤龍沉下心,慢慢走進群眾心里。一家面館因交不上房租和房東鬧糾紛,他出面調(diào)解后,時常邀同事到這家面館吃飯,只是為了“照顧生意”。在點滴小事中,他在這里樹立了相當高的威望,還有了“村長”的外號。

隨著城市發(fā)展,官任社區(qū)迎來巨變,酒吧、咖啡一條街相繼興起,宜人的生活工作環(huán)境吸引眾多來廈外國人到官任社區(qū)居住。2014年,社區(qū)已有3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的人員,筼筜街道準備打造官任國際社區(qū)。

同一年,恰逢廈門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處外國人管理科的民警蘇一強到濱北派出所鍛煉。有兩次維和經(jīng)歷的蘇一強有著外語和外國人管理的特長,有了好幫手,李鯤龍這個“老村長”更有動力。

為了管理好“國際社區(qū)”,李鯤龍不嫌麻煩,拉著蘇一強一遍遍進社區(qū)走訪。遇到初來乍到的外國人,他們先核查護照、簽證,及時宣講外國人管理的相關法律和安全提醒,并拿出登記表給外國人填寫,采集外國人身份基本信息,避免一些不熟悉中國法律的外國人違反住宿登記管理規(guī)定。

對非法就業(yè)、居留的外國人,李鯤龍不手軟。一次,李鯤龍掌握到一名外教在社區(qū)一家幼教機構非法就業(yè),與蘇一強在周末趕到海灣公園草坪,將正上課的外國人當場查獲,成功打擊這起“三非”案件。蘇一強感嘆,李鯤龍總能掌握社區(qū)的第一手“三非”信息。2014年-2016年,他們一共打擊6起、8人次“三非”案件。

“外事無小事。”蘇一強說,執(zhí)法過程中,他們始終保持著理性、文明的溝通和執(zhí)法方式,避免在執(zhí)法過程中產(chǎn)生瑕疵引發(fā)涉外事件;也對官任社區(qū)的外國人做到“底數(shù)清、情況明”,為官任社區(qū)打造國際社區(qū)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用心拯救吸毒人員家庭

李某是轄區(qū)一名吸毒人員,有10多年的吸毒史。李某沒有工作,僅靠老婆擺早餐攤點養(yǎng)家糊口。家里攢一點錢,李某就拿走,跑到外地吸毒;沒錢再回家,有時還會打老婆。長此以往,逼得他老婆跑到派出所找李鯤龍哭訴。

李鯤龍不怕麻煩,只要得知李某回家,必定去家訪做李某的思想工作。時間久了,李某也意識到自己的錯誤,表示要改過自新。李鯤龍通過社區(qū)幫李某找了一份停車場收費員的工作,讓他的生活安頓下來,并定期尿檢進行管控。李某逐漸從吸毒、戒毒、復吸的死循環(huán)中脫身,戒除了毒癮。如今,已經(jīng)50多歲的李某兒孫滿堂、家庭和睦。(晨報記者張玲玲)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