僑批紀錄片《百年跨國兩地書》 助推中外文明互鑒
由國家檔案局、福建省檔案館、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聯(lián)合攝制的僑批紀錄片《百年跨國兩地書》日前上線播出,片中開頭所拍攝的僑批即來自石獅,是菲律賓著名華僑教育家顏文初寄回家鄉(xiāng)鈔坑的一封家書。
片中講述了福建省檔案館的專家們收到了一批特殊的信件,其中一封寫在上世紀初破損嚴重的越洋家書,引起了專家們的興趣,這就是顏文初寫給母親的信,還附帶了當時的英(鷹)銀二十元,這樣的書信稱為“僑批”。顏文初是石獅鈔坑人,是旅菲著名的抗日勇士,同時是一位聞名國內外的華僑教育家。顏文初1910年畢業(yè)于福州高等學堂,1912年移居菲律賓,擔任《公理報》記者,1918年任中西學校校長。他積極參加抗日救亡運動,號召僑胞抗日救國,1942年4月15日,顏文初與其他8名愛國華僑被日軍殺害于馬尼拉華僑義山。
紀錄片中還講述了菲律賓華僑黃開物、天一信局、新加坡湘靈音樂社等故事,體現(xiàn)僑民對僑居國的貢獻,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在異國他鄉(xiāng)的傳播和延續(xù)?!栋倌昕鐕鴥傻貢穼S批的相關重要歷史遺跡、檔案史料、研究專家、保護者和當事人進行深入采訪拍攝,以為世人留住比較完整的歷史記憶。該紀錄片的播出推廣也將對增強社會公眾僑批文獻遺產(chǎn)保護意識、提高僑批在國內外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推動中外文明互鑒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紀錄片中,福建省檔案館副館長馬俊凡表示,福建的僑批,實際上和海上絲綢之路的軌跡完全一致。從中可以看到我們福建的華僑華人,沿著海上絲綢之路向外參與到海上絲綢之路建設以及參與到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區(qū)域經(jīng)濟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的過程。(胡丹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