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藝:繼承家族藝術事業(yè) 傳承民間傳統(tǒng)舞蹈
在石獅,有這么一家人,他們從事閩南傳統(tǒng)舞藝表演已傳承三代人,1991年泉州市文化局曾頒發(fā)“家庭文化之花”稱號。如今,閩南民間文藝貢球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王明藝繼續(xù)著家族藝術事業(yè)。
“從小我就常聽奶奶說,父親身手好且善于模仿,每當看完一出戲后,很快就可以學得有模有樣。”王明藝說,父親王善聰曾組建兩個戲班,一個是小孩的雜技團,一個是大人的戲班,帶著家中兄弟姐妹一起練功、演戲。上世紀50年代,王善聰帶領家人到北京中南海演出獲獎,因此在閩南一帶小有名氣,惠安、南安以及晉南的許多鄉(xiāng)鎮(zhèn)的年輕人紛紛前來拜師學藝。
如今,王明藝繼續(xù)帶領姐姐、妹妹、妻子等家人一同參加貢球、踩高蹺等各種演出,傳承起家族中的“文藝之花”。在石獅的一些大型文化活動或者村居喜喪演出中,我們都能見到王明藝所帶領的民俗藝術團,他們善于表演踩高蹺、閩南俏家婆、錢鼓舞、打花鼓等十多種傳統(tǒng)民俗舞蹈。王明藝還善于對民俗舞蹈的內容和動作進行創(chuàng)新,并且時常到校園中為孩子們進行表演、授課。
在家門前,王明藝一邊演示彩球舞一邊介紹,“彩球舞”俗稱“貢球舞”或“踢球舞”,閩南語“拋”即“貢”,以腳踢球、以手拋球。這項舞蹈的表演者一般是6個人,包括球手、球婆、球女。表演時一名男表演者站中央,雙手舞弄長柄彩球,另有數名丫髻簪花、彩衣繡鞋的女旦,伴隨樂曲,圍繞男表演者婆娑起舞,表演出以手捧球、以肩托球、以頭頂球、以膝踢球身段動作,身手非常敏捷,相互斗趣,生動活潑。這項舞蹈保留了古代蹴鞠游戲的經典動作,傳統(tǒng)古老而又風趣,富有歡快、爽朗、奔放的生活氣息。
(胡丹揚/文郭雅霞/圖)
標簽: 閩南傳統(tǒng) 舞藝表演 民俗舞蹈 “彩球舞”
相關閱讀
-
-
閩南傳統(tǒng)“謝神”祭祀:祖厝落成 備禮敬天(圖)
“謝神”是福建閩南地區(qū)重要的一種傳統(tǒng)祭祀儀式。一般在每幾年或幾十年要舉行一次。今年南安市英都...更多
2014-10-24 14:5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