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厄爾尼諾事件形成 厄爾尼諾對中國有什么影響
2020-05-09 16:42:23 來源: 中國天氣網(wǎng)
0瀏覽 評論0條
今天,國家氣候中心發(fā)布消息稱,一次厄爾尼諾事件已經(jīng)形成。
預(yù)計受此次厄爾尼諾事件影響,預(yù)計2020年夏季,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強度偏強,降水總體呈“南北多、中間少”的空間分布,澇重于旱。
未來,根據(jù)赤道太平洋海洋大氣近期演變特征以及國內(nèi)外多家氣候動力和統(tǒng)計模式綜合預(yù)測結(jié)果,春季之后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溫將回到中性狀態(tài)。未來需密切監(jiān)測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溫變化,關(guān)注其對我國汛期天氣氣候造成的可能影響。
小工第一反應(yīng)就是:天吶!最近這些“不正常”天氣,終于有了能“背鍋”的家伙!
先不提遲遲沒蹤影的臺風(fēng),看最近10天氣溫實況圖,32℃氣溫區(qū)域曾覆蓋得多廣,連北方都熱“紅”了!▼
再看近幾天華南的高溫“盛況”,本該是前汛期雨多的時候,卻被生生熱成了高溫版“大蒸籠”,各種歷史新記錄扎堆出現(xiàn)!
反正就是很厲害的各種記錄 不看也沒事▼
過去兩天,在副熱帶高壓的影響下,云南南部、貴州南部、湖南南部、廣西大部、海南、廣東部分地區(qū)出現(xiàn)了35℃以上高溫,6日有39站氣溫達到或突破了5月歷史紀錄,7日52站氣溫突破或追平5月紀錄,而且其中還有28站達到或超過整個觀測史紀錄。
海南:7日??谧罡邭鉁?9.2℃,創(chuàng)當?shù)?月最高紀錄,為整個觀測史第二高;海南儋州7日最高41.1℃,創(chuàng)當?shù)赜^測史最高紀錄,也追平了海南的國家氣象站最高氣溫紀錄(澄邁41.1℃,1994-05-03),海南白沙7日最高氣溫40℃,5月觀測史首次上40℃!海南昌江5-7日連續(xù)3天創(chuàng)5月紀錄,5日39.9℃、6日40.4℃、7日40.5℃,7日也追平了當?shù)卣麄€觀測史最高。
貴州:7日貴州22站刷新了有完整觀測以來的最熱紀錄,其中普定、鎮(zhèn)寧、納雍、花溪、龍里、織金為第一次出現(xiàn)35℃以上高溫,六枝繼5月6日出現(xiàn)觀測史首高溫后,7日再度高溫刷紀錄。
廣西:廣西的百色5月5-7日連續(xù)3天超40℃,為5月歷史少見,7日更是達到了42.1℃。
今天高溫仍在繼續(xù)。
截至8日14時,貴州羅甸最高氣溫40.9℃、湖南祁東36.6℃、祁陽37.4℃、城步35.9℃都創(chuàng)下了當?shù)?月最熱紀錄;而且在廣西、廣東、海南等地由于相對濕度比較高,很多地方的體感溫度都在40℃以上、一些地方甚至超過45℃,超級悶熱!
▲感受下這榜單里的氣溫:不上40℃,都快沒資格角逐高溫榜了!(來源:中央氣象臺)
天這么熱,跟厄爾尼諾肯定有什么神秘關(guān)系叭?
沒多久,懷揣著這一想法的小工很快被打了臉,中國天氣網(wǎng)首席氣象分析師胡嘯淡定表示:“別什么事情都找厄爾尼諾‘背鍋’。”
最近華南的異常高溫真兇是我們熟悉的老朋友——副高??!
朋友們,看看圖里的588線(就是大紅箭頭指的那根,588線是常用來觀察副高位置強度的等壓線),它穩(wěn)穩(wěn)蓋著華南地區(qū)以及云南南部的部分地區(qū)。
經(jīng)常看我們推文的朋友們都知道:副高控制地區(qū)主下沉氣流,空氣下沉過程中被加熱,形成巨大熱氣團蓋在大地上,再遇上南邊海洋上強大暖濕氣流帶來的濕潤空氣,華南不熱誰熱?!
但話說回來,現(xiàn)在這時候副高主體本應(yīng)該在海洋上,華南本應(yīng)該正處在多雨的前汛期,而今年,副高提早上岸了,華南出現(xiàn)異常高溫了...
事實上,今年以來,西太平洋副高確實不咋正常,呈現(xiàn)強度持續(xù)偏強、面積偏大、位置偏西的情況。
▲圖為今年1月以來西太平洋副高強度(藍線)與常年(紅線)對比折線圖,今年西太副高強度較常年同期明顯偏強!偏強意味著副高下沉氣流“控制力”更強。像今年臺風(fēng)一個都沒冒出來,也跟副高強度偏強有關(guān),臺風(fēng)生成需要旺盛的對流運動,副高太強,就壓制了氣流上升的可能,臺風(fēng)就只能憋屈地等待機會。
▲圖為今年1月以來西太平洋副高面積(藍線)與常年(紅線)對比折線圖,今年西太副高面積也較常年同期明顯偏大!面積偏大就意味著它能覆蓋更多區(qū)域。
▲圖為今年1月以來西太平洋副高脊線緯度位置和西伸脊點經(jīng)度位置(藍線)與常年(紅線)對比折線圖。今年西太副高的脊線位置明顯偏北,西伸脊點明顯偏西。它們反映了副高位置明顯偏北偏西。尤其你看最近個把月,它都在東經(jīng)90°附近,可不就剛好把海南島在內(nèi)的華南給囊括進去了嘛...
看不太懂上面的圖也沒關(guān)系,總之它們就說明了一件事:今年以來影響我國天氣的西太平洋副高系統(tǒng)又大又強,位置又偏北還偏西,所以導(dǎo)致了最近華南前汛期不咋見暴雨、還出現(xiàn)極端高溫的情況。
同時由于這兩天北方冷空氣也比較活躍,副高北側(cè)的暖濕氣流和北方冷空氣交匯,就形成了最近從北方到江南一帶的大范圍降雨。還沒到汛期的北方迎來的這場雨還下得挺透,對緩解冬小麥地區(qū)的干旱十分有利。
話說回來,比較巧合的是,副高異常的這段時間也正是厄爾尼諾發(fā)展的時候。
而且厄爾尼諾事件海溫的變化也會導(dǎo)致大氣環(huán)流的異常,比如可能導(dǎo)致副高容易出現(xiàn)偏強的情況,但是吧,厄爾尼諾本身是氣候變化的影響結(jié)果,它究竟能對我們每天的具體天氣影響到什么程度,還依然是個有待研究的問題。
不過,今年這次是一次弱厄爾尼諾過程,不像2016年那么厲害,大家也不必太焦慮。還是那句話:關(guān)注我們,關(guān)注天氣,我們每天會告訴你最新的天氣變化,提醒你注意最需要關(guān)注的天氣。
再告訴大家個好消息:江南南部和華南的朋友們只需在忍1天。
10日開始,受南下冷空氣以及降雨天氣的影響,高溫范圍會逐漸向南收縮,華南大部地區(qū)的最高氣溫將降到33℃左右。
中東部這輪大范圍降雨明天迅速縮減;10日,降雨將南壓到長江以南,江南南部、華南北部有些大到暴雨;隨后這輪大范圍降雨過程將逐漸落幕。
雖然氣溫數(shù)值下降了,不過由于相對濕度仍然比較高,悶熱的感覺還將繼續(xù),體感溫度仍將在35℃以上,所以大家還是要注意防暑降溫。
至于北方,冷空氣和雨水一走,晴好天氣也會陸續(xù)回歸,等到下周中期,華北黃淮一帶最高氣溫將再度攀升至30℃以上,像是北京、天津、石家莊到13日最高氣溫又有望重回30+℃!
又該輪到某些北方朋友們接回這沖擊高溫的接力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