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偷自拍手机在线_国产精品国产精品一区_无码极品少妇_先锋资源视频在线资源

多名政協(xié)委員建議建立科研人員學術信用記錄歸檔制度

2019-03-12 08:07:09 來源: 新京報

0瀏覽 評論0

政府工作報告近十年來首提“懲戒學術不端”,多名委員建議建立科研人員學術信用記錄歸檔制度

“應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應對學術不端”

點擊進入下一頁

20年來國內治理學術不端形勢好了很多,當然與國家法治社會建設有關。教育管理也要法治,是法治建設中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李向玉委員

學術不端現(xiàn)象,已經從社會輿論領域進入國家行動計劃。

今年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要“加強科研倫理和學風建設,懲戒學術不端,力戒浮躁之風”。記者梳理后發(fā)現(xiàn),這是近十年來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出“懲戒學術不端”。

“懲戒學術不端”進入政府工作報告,回應了近一年來的多起學術不端熱點事件。今年兩會中,多名政協(xié)委員就此建言,提出成立學術不端行為獨立調查委員會、建立科研人員學術信用記錄歸檔制度等建議。

點擊進入下一頁

教育和科技要想健康、快速、持續(xù)發(fā)展,非要解決學術不端這個問題不可。每個高校要有相應措施,最關鍵的是嚴格執(zhí)行。——趙躍宇委員

■ 現(xiàn)狀

學術不端事件頻發(fā)教育部多份文件下禁令

今年2月,部分高校學術不端的話題,被一名演員引爆。

獲得北京電影學院博士學位并被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錄取為博士后的演員翟天臨,因學術不端被北大退站,北京電影學院也宣布撤銷其博士學位。

一年來,多起學術不端事件頻頻引發(fā)輿論關注。據《中國青年報》報道,南京大學教授梁瑩至少十余篇論文存在抄襲等問題,南京大學調查后認定梁瑩存在學術道德等師德問題且情節(jié)嚴重,給予其黨內嚴重警告處分、行政記過處分,取消梁瑩研究生導師資格,將其調離教學科研崗位,終止“長江學者獎勵計劃”青年學者聘任合同。

華中科技大學的兩位學者對過去20年中國被撤稿的SCI論文調查顯示,接近四分之三的稿件是由于學術不端被撤回,剽竊、欺詐(編造、篡改結果)、虛假同行評議是排名前三位的原因。

“其實對于學術不端,教育部早有精神,很多高校也都有相應措施。”全國政協(xié)委員、廣西大學校長趙躍宇告訴記者。

記者注意到,2009年,教育部下發(fā)《關于嚴肅處理高等學校學術不端行為的通知》,要求高等學校黨委和行政部門根據性質和情節(jié)輕重,對學術不端行為人給予警告直至開除等行政處分,觸犯國家法律的要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2016年,教育部印發(fā)《高等學校預防與處理學術不端行為辦法》,《辦法》較2009年的《通知》內容更為細化。

今年,教育部將研究出臺加強新時代師德師風建設的意見、深化師德師風綜合整治列為重點工作之一,嚴肅查處學術不端、招生考試弄虛作假等行為。教育部部長陳寶生今年兩會期間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近期將會發(fā)布相關文件,對學術不端“堅決不允許”。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還提到要加強科研倫理建設。

對此,科技部部長王志剛昨天在兩會記者會上針對科研倫理和學風建設表示,需要科研人員有強烈的責任感、科學精神、道德操守和科研倫理,并遵守法律法規(guī)??萍疾拷窈筮€要進一步研究出臺相關制度規(guī)范,對科研倫理和學風建設進行引導、進行約束。

■ 焦點

1 高校學術委員會能否自曝“家丑”?

應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杜絕“家丑不可外揚”弊端

當高校出現(xiàn)學術不端行為,應該如何調查處理?

2016年教育部印發(fā)的《高等學校預防與處理學術不端行為辦法》明確,高校應當建設集教育、預防、監(jiān)督、懲治于一體的學術誠信體系,充分發(fā)揮學術委員會在學風建設方面的作用,支持和保障學術委員會依法履行職責,調查、認定學術不端行為。

2009年教育部發(fā)布的《通知》曾明確,學術委員會是學校處理學術不端行為的最高學術調查評判機構。學術委員會要設立執(zhí)行機構,負責推進學校學風建設,調查評判學術不端行為等工作。

全國政協(xié)委員、澳門理工學院院長李向玉認為,高校中負責調查、處理學術不端行為的學術委員會、學術道德委員會等機構,必須堅持獨立原則,“不允許任何人來說情”。

然而,全國政協(xié)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研究員王燦龍認為,高校內部成立的學術委員會在調查處理學術不端行為中,有著“先天不足”。

王燦龍在向全國政協(xié)十三屆二次會議提交的《完善制度建設 合力預防和整治學術不端》發(fā)言中稱,受“家丑不可外揚”舊觀念的影響,在社會輿論不大或上級沒有過問時,高校內部成立的學術委員會對于學術不端的調查和處理往往會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甚至不了了之。

為杜絕此類弊端,他建議,有關部門可聯(lián)合成立學術不端行為獨立調查委員會,主導或監(jiān)督對學術不端行為的調查與處理。

點擊進入下一頁

有關部門可為科研人員建立學術信用檔案,并適度公開,以此促使科研人員像愛護眼睛一樣珍惜自己的學術信用。這項工作甚至可以前移到大學教育階段。——王燦龍委員

2 規(guī)范已建立,為何學術不端屢禁不止?

最關鍵的是嚴格執(zhí)行,一旦發(fā)現(xiàn)按法治程序辦理

從2009年的《通知》到2016年的《辦法》,以及教育部下發(fā)《關于建立健全高校師德建設長效機制的意見》《教育部關于高校教師師德失范行為處理的指導意見》《新時代高校教師職業(yè)行為十項準則》等多份文件,為何學術不端屢禁不止?

“最關鍵的是嚴格執(zhí)行。”全國政協(xié)委員、廣西大學校長趙躍宇認為,由于論文影響到高校教師職稱、待遇等,使得很多中國學者帶著一定的功利性,而不僅出自興趣,因此容易滋生學術不端。

全國政協(xié)委員、澳門理工學院院長李向玉曾經鐵腕治理學術不端。1999年澳門回歸前,他被任命為澳門理工學院院長,上任不久就處理了一起教師“假學歷”事件。

當時經過調查取證,準備處理時,他經受了很大壓力。“20年前內地還不太重視這個問題,我找到授予這名老師學位的內地高校,校長直接承認是他發(fā)的學位,讓我去找他,很不在意。還有很多人來為他說情,但是新官上任的這把火,一定要治理教師隊伍。”

李向玉說,澳門理工學院建立了一整套處理學術不端的機制和程序,包括上訴機制,一旦發(fā)現(xiàn)就啟動,按法治程序辦理。“我們學校教育管理水平提升和教育質量提升,都和懲戒學術不端是相伴相行的。”

李向玉還提到對于學生學術不端問題應如何懲戒。他介紹,在國外一些大學,學生作弊后會被開除,澳門理工大學則規(guī)定,學生發(fā)生作弊等學術不端行為,當年的成績不計,重讀一年,如果畢業(yè)那年作弊,就延遲畢業(yè)。“每年新生開學第一節(jié)課,講的就是學術誠信。年輕教師加入的第一節(jié)培訓,也是遵法守紀,這是辦教育脫離不了的原則。”

本版采寫/新京報記者 倪偉

本版攝影/新京報記者 陶冉 倪偉

通訊員 陸航

[責任編輯:林春婷]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