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政要談“一帶一路”民間組織合作網絡
中新社北京11月23日電 (馬元豪 蔣濤)首屆絲綢之路沿線民間組織合作網絡論壇22日在北京閉幕,本次論壇通過了《絲綢之路沿線民間組織合作網絡章程》(下稱章程)和《絲綢之路沿線民間組織合作網絡論壇北京共識》(下稱《北京共識》),并宣布成立合作網絡國際指導委員會和秘書處。多國政要在會后針對民間組織在“一帶一路”倡議落地中的作用與搭建民間組織合作網絡的重要性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四年來,“一帶一路”建設逐漸從理念轉化為行動,從愿景轉變?yōu)楝F(xiàn)實,這離不開民間組織在其中起到的積極作用。
坦桑尼亞婦女發(fā)展基金會主席基奎特認為,自己所在的基金會以幫助婦女發(fā)展、降低產婦死亡率等議題為目標,所以常常深入基層,與每一位當地民眾溝通,“這種靈活性恰恰是政府難以做到的”。
埃及前總理沙拉夫告訴記者,絲綢之路沿線國家擁有世界三分之二的人口,民間組織要做好跨文化溝通,“它們好比廚師,能把政府的政策、自己的理念具體化為一個個為普通人造福的項目,讓各國人民理解并受益”。
聯(lián)合國經社部非政府組織處負責人多雷爾表示,非政府組織在全球治理中的重要性與日俱增。“它們能采取多種方式、以極大的靈活性幫助‘一帶一路’倡議更好地落地。它們知道哪里的人民更需要幫助,能成為各國政府的向導。”
在羅馬尼亞前總理蓬塔看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非政府組織能幫助相關惠民政策落地,還能促使民心相通,使沿線各國人民相逢相知、互信互敬。
51國的200位民間組織代表在《北京共識》中倡議,各成員組織在合作網絡的框架下就沿線國家的民情民意、合作需求等保持溝通,研究問題、共享經驗,定期就關注的重大問題進行研討交流,為共建“一帶一路”貢獻民間智慧和力量。
作為提出倡議的民間組織代表中的一員,沙拉夫告訴記者,民間組織過去都是各自為戰(zhàn),而本次論壇搭建合作網絡不僅為民間組織提供了合作平臺,便于民間組織發(fā)展多邊合作,還能幫助政府為民間組織提供引導與監(jiān)管服務,讓“一帶一路”倡議能夠可持續(xù)發(fā)展,降低或不產生負面影響。
多雷爾則表示,通過本次論壇,民間組織未來合作會有新的發(fā)展模式,大家有集體思考的機會。“本屆論壇讓各國民間組織相聚一堂,并搭建民間組織合作網絡,仔細描繪合作網絡的框架,達成了一定數量的承諾。”
“今年的論壇成果豐碩,也意味著有很多工作計劃等著我們去完成。”保加利亞前副總理托莫夫表示,“我相信兩年后第二屆論壇舉辦時,會有更多國家、組織、企業(yè)和社會力量支持我們,而各國民間組織交流與合作能夠進一步推動不同文明交流互鑒,促使民心相通。”(完)
疑因木架坍塌 南安兩兄弟不幸墜亡留下一家老小(圖)
泉州兩名男子一同喝了兩場酒 凌晨雙雙溺亡內溝河
泉州1名周歲男童反復咳嗽 竟是一葡萄梗嵌進食管壁
南安一工地20噸水泥儲罐傾倒壓住塔吊 1名男工人被
同路段同款衣同部車同民警 晉江酒駕男子隔3天被查2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