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偷自拍手机在线_国产精品国产精品一区_无码极品少妇_先锋资源视频在线资源

戲曲學子漫漫逐夢路:堅守不易,但理想一直沒變

2017-09-09 11:01:05 來源: 中國新聞網(wǎng)

0瀏覽 評論0

資料圖:傳統(tǒng)戲曲大劇《鎖麟囊》。鐘欣 攝

資料圖:傳統(tǒng)戲曲大劇《鎖麟囊》。鐘欣 攝

中新網(wǎng)北京9月9日電(上官云)又是一年開學季,心懷夢想與憧憬的同學們踏進大學校門,開始一段嶄新的人生歷程。其中,有一批戲曲表演專業(yè)的學生,他們的大學生活除了上課、考試之外,還將有舞動的水袖、字正腔圓的唱段以及練功房里的揮汗如雨。近日,記者采訪中國戲曲學院幾名新生,聽他們講述了以及自己與戲曲結(jié)緣的經(jīng)過以及背后的“追夢”故事。

夢想:從退伍軍人到京劇系大一新生

今年,在中國戲曲學院京劇系本科新生中,出生于1992年的李雪很“另類”:相對于同學們,他已是25歲“高齡”,之前曾在部隊服役五年,學京劇屬于“票友下海”。小時候他只學過“二人轉(zhuǎn)”,說不上喜歡還是不喜歡,“當時總?cè)堑?,正好部隊征兵,我爸就說,去鍛煉鍛煉也好”。

差不多是參軍的第三個年頭,在一次慶功宴上,一位首長對李雪說,“小李你嗓子挺好,會唱京劇嗎?藝術(shù)這個東西,還是要學高雅一些的,你可以嘗試著聽一聽”。

聽完這話,李雪很快買票進劇院看了一場戲,最初壓根沒來電,“聽了十分鐘我就睡著了。但一連串看了五場后,我發(fā)現(xiàn)京劇真是好東西。打那兒以后,只要訓練結(jié)束,沒啥重大任務,我就看京劇唱段視頻,跟著練”。

李雪。受訪者本人供圖

李雪。受訪者本人供圖

2015年李雪將要退伍,他決定去中國戲曲學院進修學京劇。站在部隊炊事班門口,李雪給學校打了電話,得到肯定答復后專門請假坐高鐵跑到北京遞交申請,“我現(xiàn)在還記得,那個房間門牌號是207”。

2016年初,李雪如愿以償來到中國戲曲學院報道,現(xiàn)實困難卻接踵而至。由于學校不給進修生提供宿舍,交完學費后,昂貴的房租讓李雪有些招架不住。他趴在賓館床上哭了,給戰(zhàn)友打電話說不想學了,先打一年工攢錢再說。

幸運的是,在戰(zhàn)友們和學校的幫助下,李雪找到了地下室的一張空床,一年花費只要兩千,安頓下來后開始學戲。李雪最初的意愿是學武生,但受到年齡及身體條件的限制,最終選擇了老生。

進修結(jié)束,李雪報考中國戲曲學院,最終如愿以償。捏著學生證,他說,自己沒有什么成名成角兒的奢望,“學京劇是因為熱愛,希望能把它傳播下去,哪里需要京劇我就去哪里”。

憧憬:把學到的京劇藝術(shù)帶給臺灣觀眾

和李雪比起來,專攻青衣的王曉文(化名)算是“科班出身”。她來自臺灣,小學四年級的時候報考了臺灣戲曲學院京劇科,“我家在鄉(xiāng)下,父母希望我能去城市里發(fā)展,最初倒沒想一定要走京劇演員這條路”。

王曉文(化名)在排練廳。受訪者本人供圖

王曉文在排練廳。受訪者本人供圖

雖然學戲確實有些枯燥,但慢慢的,王曉文真正喜歡上了這門藝術(shù)。2015年9月,她作為交換生來到中國戲曲學院,“接觸到同學們后,覺得他們專業(yè)水平非常好,當時有點兒自卑”。

“回到臺灣,我覺得要進劇團發(fā)展、走京劇這條路,學到的東西還是太少。”思來想去,王曉文決定放棄即將到手的大學畢業(yè)證,到中國戲曲學院從大一開始讀,再多學習幾年。

想來中國戲曲學院學戲,藝考是必過的一關(guān),內(nèi)容大致分為基、毯、把、身考核以及京劇片段表演等內(nèi)容,對王曉文來說,“把子功”是最弱的一項,“學校練功房下午五點起可以借用,我一般在那兒先練到晚上九點半,再去找同學,繼續(xù)在大排練廳練功”。

“我希望能在四年時間內(nèi)學到更多京劇藝術(shù)的精髓,之后回到臺灣劇團,能把所學展現(xiàn)給臺灣觀眾。”王曉文憧憬道。

心愿:當專業(yè)京劇演員的夢想一直沒變

同樣,中國戲曲學院的研究生一年級學生翟謙也是從小學戲。十歲那年,家里把翟謙送進山東一所戲校,“小時候爺爺奶奶愛看戲,我就跟著唱京劇,很喜歡”。

翟謙在舞臺上。受訪者本人供圖

翟謙在舞臺上。受訪者本人供圖

對孩子來說,戲校生活有些枯燥無聊。翟謙還記得,每天六點要起床,吊嗓子練功,然后再吃飯,“大家都一起練基本功,老師讓我們壓腿,時常疼得亂叫”。

大學畢業(yè)后,翟謙選擇繼續(xù)讀研。很可惜,第一次考試落榜了。幸運的是,剛好著名京劇青衣演員張火丁開辦研習班,翟謙趕緊報名。又經(jīng)過了一年磨練,2017年,她終于接到了中國戲曲學院研究生錄取通知書。

“學戲挺難的,哪怕甩水袖的一個簡單動作都有很多講究,手腕力度要拿捏好,腰身也有角度。”翟謙說,除非特殊要求,青衣等行當?shù)难輪T對基本功要求不是特別高,“但也要經(jīng)常練功,保證身體柔韌性,舞臺動作才能好看”。

對于未來,翟謙也有自己的規(guī)劃,“小時候就想,一定要唱京劇,一定要成為藝術(shù)家?,F(xiàn)在呢有一個小目標:能夠順利進入京劇院團。我那個當京劇演員的夢想一直沒有變”。

逐夢之路:想說堅守不容易

和李雪、王曉文、翟謙三人相同,2017年9月,不少孩子懷著對戲曲的熱愛來到中國戲曲學院,讓夢想繼續(xù)向前延伸。據(jù)中國戲曲學院教務處副處長張文振介紹,國戲免學費的專業(yè)有京劇表演、京劇器樂、昆曲表演、昆曲器樂等,目的是讓學生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專業(yè)學習中去,“免學費體現(xiàn)了國家對于戲曲特別是京劇表演、京劇器樂等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的重視”。

舒桐(中)在給學生們上課。上官云 攝

舒桐(中)在給學生們上課。上官云 攝

“近三年,我們的招生情況基本穩(wěn)定。”張文振說,戲曲表演各專業(yè)的學生,畢業(yè)后改行的大概占到30%左右,“改行的現(xiàn)象,其實在哪個專業(yè)都有。隨著國家重視戲曲發(fā)展,就業(yè)情況也越來越好了”。

由于長期從事教學工作,中國戲曲學院京劇系主任、教授,京劇凈角演員舒桐的憂慮比較直觀。他估算了一下,中國戲曲學院每年大概有50個左右學京劇的孩子,算上中戲、上戲同專業(yè)的人數(shù),每年畢業(yè)生不到一百人,“這不是個樂觀的數(shù)字。至于真正進入專業(yè)京劇院團的就更加屈指可數(shù)了,大概也就十到二十人”。

“現(xiàn)在學戲的孩子少了,可以理解,從小時候開始學戲到告別舞臺,幾乎每天都得堅持練功。比如武戲演員,一天踢400腿保證韌性、‘削頭’動作至少練100次,這都是‘起步價’。”舒桐說,“中國戲曲學院的學風很好,孩子們能吃苦,這份堅守就不容易”。(完)

[責任編輯:黃如萍]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