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67歲“老頑童” 最長可定車1小時 還能提單輪跳臺
20平方厘米內(nèi)不動,還能提單輪跳臺、提前輪騎行
在“定車界”,恐怕不少年輕人都不得不服一位67歲的老伯。老伯名叫萬鵬飛,家住城東,5年前,在一場騎行比賽中,一群年輕人給他取了個外號“老頑童”。這個外號可謂名副其實,萬鵬飛57歲開始騎行,62歲玩定車,現(xiàn)在他也算個“老司機”了,把自行車玩得溜溜的。20平方厘米內(nèi)可定車1小時,此外,提單輪跳臺、提前輪騎行都不在話下。他說:“看年輕人玩,我也想玩,玩的就是樂趣。”
萬鵬飛十分熱愛自行車運動
“5年前,我剛認識他的時候,他的定車水平跟我差不了多少,也就能定個五六分鐘,沒想到現(xiàn)在水平這么高。”60歲的郭利泉再見到萬鵬飛時不得不感慨。兩人5年前在海峽兩岸自行車比賽中相識,當時郭利泉也在學定車,水平相當,彼此交流心得。5年過去了,郭利泉的定車技術(shù)進步不多,而萬鵬飛卻已經(jīng)突飛猛進了。
“要堅持練。平時我都在廣場上,別人在跳廣場舞,我就練定車,練8字騎車,一練就是兩三小時。”萬鵬飛說,練定車比騎行平路更累。“騎行時手腳都可以活動,定車要靠全身肌肉平衡車體,肌肉都是緊繃的,一晚下來,手腳都是酸麻的。”這位老頑童說,他其實也說不好有什么技巧,就是練,然后悟。
現(xiàn)在,萬鵬飛可以以一個點為中心,活動范圍不超過20平方厘米,定車1小時。他的定車技術(shù)還曾在廈門的一場比賽中獲得第三名。前兩名都是年輕人,且是采取雙腳踩住前輪的定車方式。
除了定車外,萬鵬飛還會提單輪跳臺,最高可跳80厘米,下來不動。提前輪騎行,也是老人最近正在練習的項目,目前最遠可騎行5米左右。
“其實我不懂,都是看年輕人玩我才玩的。我想年輕人可以玩,我們應(yīng)該也可以,玩的就是樂趣。”老人精氣神十足,抖著他的胸肌和四肢肌肉,一臉豪氣表情,表示一點也不比年輕人差。他說:“老年人的心態(tài)很重要,只要你不把自己當老人,你就會是年輕人。” (記者陳玲紅 吳嘉曉 蔡小青 文/圖)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