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國無戰(zhàn)事 但超過30名軍人為國犧牲
2016-12-23 15:51:29 來源: 觀察者網(wǎng)
0瀏覽 評論0條
殲-15飛行員張超
張超犧牲之后,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簽署命令,授予張超“逐夢海天的強軍先鋒”榮譽稱號。
中國軍隊在實戰(zhàn)化訓練的道路上沒有因為犧牲而停滯腳步。2016年年底,中央軍委再次頒發(fā)《加強實戰(zhàn)化軍事訓練暫行規(guī)定》,從2017年1月1日起,將對全軍實戰(zhàn)化軍事訓練作出硬性規(guī)范。這些硬性要求包括強勢開展訓練打假治虛,針對訓練作風不實問題,對違反訓練規(guī)定的嚴肅問責,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沒有戰(zhàn)爭,他們的倒下顯得默默無聞
今年9月8日,國防大學慶祝第32個教師節(jié)活動結束后,國防大學政委劉亞洲走上講臺,他用不到半個小時的時間,講述了一名英年早逝女教員的故事,講話過程中,劉亞洲幾次落淚。
徐如燕,國防大學訓練部公共平臺中心講師。8月31日,年僅40歲的徐如燕因乳腺癌晚期離開了人世。徐如燕是國防大學的一名普通教員,還沒有成家。同事們回憶,她總是很晚才到食堂吃飯,見到同事也只是微微一笑。
病逝前3個月,她還參加了國防大學組織的體能考核,各項成績都不錯。體能考核結束后,徐如燕仍然工作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
“一個40歲的女干部,還是單身,為什么沒人關心她的個人婚姻大事?其次,一個年輕干部,病到了這種程度,我居然不知情。我感到深深的自責。”劉亞洲說,要從徐如燕的事情上吸取教訓,改進作風,加強對軍隊中青年干部的人文關懷。
翻開記憶的長卷,“忠誠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的模范教員”方永剛、“模范理論工作者”嚴高鴻、兵棋專家張國春、檔案專家劉義權、“獨腎教官”傅占河……這應該是一長串可以寫入軍史的名字,他們共同的特點,就是默默無聞。這些中國軍人在平凡的崗位上創(chuàng)造非凡的業(yè)績,因病因傷殉職。
那些工作在院校、科研機構和智庫單位的普通軍人,一樣在奉獻和犧牲。在他們身上,同樣有軍人的忠誠、責任、擔當。他們的犧牲,沒有驚天動地,甚至夠不上評為烈士的條件,但同樣重于泰山。
2016年12月6日下午,中國記協(xié)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胡孝漢到解放軍報社,慰問因公殉職的夜班編輯馬越舟同志的家屬。
馬越舟,一個業(yè)內備受尊重的老編輯、軍隊新聞工作者,他不像一線記者那樣頻頻拋頭露面,為公眾所熟悉,但他是軍隊基層報道員眼中的馬老師,是同事眼中的老黃牛。
馬越舟在《解放軍報》夜班編輯崗位上工作近20年,采寫、編輯發(fā)表作品3000余篇,夙夜在公、兢兢業(yè)業(yè),不幸身患癌癥,最后累倒在工作崗位上。2016年5月4日,馬越舟被胰腺癌無情地奪去生命,年僅45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