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鐵映卸任副國級職務八年來如何紀念毛澤東思想
2016-06-17 11:19:48 來源: 新京報
0瀏覽 評論0條
“鐵映十八式”之老莊壺
中國鐵筆刀書第一人
“政事兒”注意到,此次在湖南考察期間,李鐵映于6月5日,向醴陵市委、市政府捐贈了他的個人陶瓷作品《梅蘭竹菊》系列。
在捐贈儀式上,李鐵映說,醴陵對陶瓷藝術(shù)的發(fā)展作出過巨大的貢獻,尤其是汾水技藝和“毛瓷”創(chuàng)作,這推動著陶瓷藝術(shù)到達巔峰,至今仍廣為流傳。也正是這些因素吸引他本人多次來到醴陵進行創(chuàng)作、研究。在八十歲之際,他特意創(chuàng)作了一套《梅蘭竹菊》系列進行捐贈,回饋醴陵陶瓷界,以謝醴陵,以表情意。
李鐵映退休后一直鉆研瓷器制作技術(shù),在他女兒的眼中,他對瓷器的熱愛與鉆研,讓他在退休后開始了一段與以往不同的人生。
據(jù)媒體報道,李鐵映曾多次往返于北京和江蘇宜興之間,與紫砂名家合作,精心設計、制作出幾百款紫砂壺,再精挑細選其中的18款,定名為“鐵映十八式紫砂”。至今,他親手制作的作品已有幾千件。
李鐵映還擅長在瓷器的泥坯上刻書法作品。在泥坯上刻字是無稿創(chuàng)作,要有很高的書法造詣,因此李鐵映被稱為“中國鐵筆刀書第一人”。
李鐵映在繪畫方面的造詣同樣不俗。
卸任后,他就來到天津畫院學習繪畫,2009年創(chuàng)作了長卷《草原之春》。2011年出版了繪畫作品集《心游跡》,《人民日報》當時發(fā)表的評論文章稱“眼睛為之一亮。徜徉在鐵映同志藝術(shù)作品的海洋里,欣喜、感慨、沉思、悟頓、勵志等多種情感涌流心頭”;“在鐵映同志的藝術(shù)作品中,既有瀟灑的書法、清雅的中國畫、清新的水彩、多彩的油畫,還有古樸的陶瓷”。
相關閱讀
- (2015-03-02)李鐵映:要篡改我們歷史禍亂我們心智的大有人在
- (2015-06-17)李鐵映親切看望楊絳先生稱正在組織重抄四庫全書
- (2015-02-27)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之后 “習理論”呼之欲出
- (2015-08-28)馬云延安聽黨課 曾花長時間思考毛澤東的思想(圖)
- (2016-03-11)毛新宇:敵對勢力借網(wǎng)絡攻擊毛澤東思想丑化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