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偷自拍手机在线_国产精品国产精品一区_无码极品少妇_先锋资源视频在线资源

探訪泉州西街“牛人”史繼偕:不戀烏紗帽的“奇官”

2016-03-25 10:35:57 來源:東南早報 責任編輯:林春婷

0瀏覽 評論0

西街史氏祠堂幾歷火災,如今已面目全非。

西街史氏祠堂幾歷火災,如今已面目全非。

離史氏祠堂舊址不遠的地方就是泉州影劇院,據(jù)泉州的一些地方史料稱,史繼偕的父親史朝宜曾在西街影劇院一帶興建“大方伯府”,后改為史氏大宗祠。 那么史氏后裔今天居住的這條小巷會不會就是史氏大宗祠的舊址呢?史氏后裔對此不敢確認,他們說,從前曾有考古工作者來此探查,同樣沒有得出任何結論。而之前傳說有一塊“大方伯府”碑在泉州影劇院附近,但如今此碑也下落不明。

比起“大方伯府”來說,史繼偕當年的“相國府”顯然要更加宏大。據(jù)史料記載,史繼偕的“相國府”在西街影劇院右,即會通巷北口斜對面。進深五落,前臨西街,后至鎮(zhèn)撫司巷,東至影劇院,西至究史巷。不過,與“大方伯府”一樣,“相國府”也在歷經(jīng)歲月滄桑之后,蕩然無存,能供人緬懷的,大概只有史料中的只語片言了。

連寫18封辭職信的官員

據(jù)《明史·輿服三》中記載,“文武官常服,洪武三年定:凡常朝視事,以烏紗帽、圓領衫、束帶為公服”。從明洪武年間開始,“烏紗帽”成了官員的一種特有標志。雖然烏紗帽在中國歷史上閃閃發(fā)光,浸透著衙門氣息,甚至成為萬眾爭奪的“寶貝”。但是,也不是所有人都眷戀這頂帽子的,明代泉州便出了史繼偕這么一位“奇官”,他曾在神宗、光宗、熹宗三朝為官,出任過尚書、文淵閣大學士等職,位高權重。不過,就算官當?shù)竭@么大,他也沒有改變過自己“眼里揉不得沙子”的性格,一遇黨爭,一遭詆毀,他就上疏請辭,甚至不等皇帝下旨便先行掛冠而去。浙江師范大學教授史美衍在其所著的《明代三進三退的大學士——史繼偕》一文中指出,史繼偕最后一次請求免職回家,居然是在上疏了18次后,皇帝才勉強答應的。這不知道有沒有在當時創(chuàng)下“寫辭職信最多”的紀錄。

參與評論

圖片新聞

視覺美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