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七旬老伯炭精畫“臉譜” 擔憂技藝失傳成“印記”
陳子超對著破損的身份證,用炭精幫人畫肖像
炭精畫又名炭畫,是以炭精粉作為顏料,以擦筆、藥棉、橡皮等為繪畫工具的一種特殊民間繪畫形式,炭精畫富有立體感,易于保存,因此在照相技術普及之前,許多地方以炭精畫作為遺像使用。
不過隨著攝影技術的發(fā)展,現在很少能看到炭精畫。安溪鳳城鎮(zhèn)吾都村73歲的陳子超,醉心于此,是炭精畫的堅守者。
酷愛繪畫 拜師學藝
在安溪鳳城鎮(zhèn)吾都村一村舍里,陳子超正專心致志地用炭精粉作畫,他左手拿著的是已故多年之人的身份證,人物的肖像由于年久早已模糊不清,但是經過他數天來的精心修補,肖像在新的炭精畫中已經得到基本復原。
陳子超出生書香門第,父親是當時安溪縣文教科負責人,母親是位小學老師,母親簡筆畫畫得很好。“受到母親的影響很大,從小就酷愛書畫,也奠定一定的繪畫基礎。15歲時,美術作品入選縣第一屆美術展,并獲優(yōu)秀獎。”陳子超說,他在安溪一中就讀初中,別的同學到圖書館都是借小說,唯獨他借閱美術類的書籍,“做筆記,臨摹徐悲鴻的馬、齊白石的蝦,常迷戀其中”。他為了有充裕的時間看圖書,還請求美術老師與圖書管理員商量,破例讓他看完圖書后才還。
初中畢業(yè)后,陳子超中斷學業(yè),但對繪畫更加癡迷。“當時在家就畫祖父的遺像,舅爺看到我的畫像時,直夸很有繪圖根基,就是粗糙了些。就介紹我到一位藝名叫李還我的專業(yè)畫師那里學習畫肖像。”陳說。
陳子超介紹,李還我是當時中央美術學院的畢業(yè)生,畫技高超,繪制人物肖像,形神兼?zhèn)?,得到行家的贊賞。“拜我為師可以,但有個條件就是要潛心學習,絕不能半途而廢。”看了陳子超的獲獎、展覽作品后,李還我答應收他為徒,而且不收任何學費。一年后,李還我要求他到社會上去實踐,遇到困難,有新問題,再回來找他。就這樣,經過三年多的磨煉,陳子超肖像畫技藝有了質的提升,也得到更多人的認可。
除了臨摹 還需想象
“我在村小學教過兩年的書,當時每月工資只有18元,應付不了家庭開支。”陳子超介紹,當時社會畫像有需求,他就辭職以繪畫為生。
“每幅畫2元,當時年輕,眼睛好,手法快,半天就能完成一幅作品。”陳子超到南安、永春、同安、漳州等地去寫生繪制肖像。每逢圩日,在街道旁邊,掛上畫像的牌子,就有許多人來讓他寫生畫像。由于畫得逼真,他收到不少邀約。
陳子超介紹,他第一次為死人畫像是在1966年,安溪城廂鎮(zhèn)團結村一位老大爺意外摔倒身亡,家人懇求他去畫遺像。“既然做這一行,今天會遇到的事,明天也會遇到。”他就壯著膽子應了下來。在遺體前,他盡量使自己的心情平靜下來,可問題來了,死人的眼睛是閉著,如何還原?鄉(xiāng)親們說,老人的大兒子與老人很相像。他就提出,用他大兒子的照片作為參考,畫后的肖像,鄉(xiāng)人看了都說非常神似。
除了根據照片畫肖像外,一些宗祠需要的祖先畫像,則需要聽取繪畫對象的生平情況,根據想象作畫。陳子超說,他畫過安溪參內葛盤始祖黃克綱、厚垵謝氏始祖、李光地等各氏族先祖遺像。繪畫經驗日積月累,陳子超還不斷改進畫畫技巧,一次次地把人物“臉譜”畫得更加逼真。
相關閱讀
-
茶藝速成培訓班受已婚女性青睞 學費高者上萬元
2014-04-11 15:26:10
-
-
安溪32歲男子半臉長黑痣 想“換臉”保住工作(圖)
2014-04-11 13:12:32
-
-
安溪一礦山突然涌水 洞內13人狂奔3公里逃生(組圖)
集安礦產安溪公司一礦洞內突發(fā)涌水,工人們緊急向地勢高的一側逃命,在洞內狂奔三公里多,從位于湖...更多
2014-04-05 07:39:00
-
-
安溪欲培育5家茶企上市 60家企業(yè)可用安鐵地標
安溪縣政府公布了首批重新核準使用安溪鐵觀音地理標志證明商標(以下簡稱“安鐵地標”)準用企業(yè)的名...更多
2014-04-04 08:29:00
-
安溪石頭房成片改造為主 計劃五年后基本完成
從今年起,安溪把石結構房屋改造列為“為民辦實事”項目,計劃通過5年的努力,基本完成石結構房屋改...更多
2014-04-06 21:2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