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街復興之曾井巷:四相一狀元人稱“曾半朝”
林宅臨西街的石頭門頗具阿拉伯風格
●阿拉伯風格印證泉州對外交流史
古厝臨西街有一個頗具異域風格的石頭門,門楣上本來寫著“埔錦傳芳”,林家人最早源自河南。
臨西街的大門上裝飾束腰尖拱狀牌額,左右配尖頂環(huán)形小柱。入門后,中間是過道,左右為廂房。前落三門三開間,門上有三個半圓楣拱;進深二間,中間是下廳,左右為廂房;過天井及左右廊房即為內廳,面闊三間,進深四間;中為正廳,左右?guī)浚瑥d前墻壁連門均為木結構。
除了臨街大門,古厝內還保留著一塊古老的石墩,石墩上的雕刻花紋,為阿拉伯風格,與大門的尖頂裝飾相呼應。
“泉州古時候對外交流頻繁,城內有很多阿拉伯人,我們推測, 是曾祖父經商時結識了阿拉伯友人,因此建房時受到了影響。”林祖賡說。
●旅居東南亞 多人從事教育
院子里有一口古井,里面養(yǎng)了很多魚,井旁的龍眼樹碩果累累,林家后人們也在國內外開枝散葉。
林祖賡的父親林志育原名林興起,新中國成立前是廈門《星光日報》駐泉州的代理,立志投身教育事業(yè)的他,后來將名字改為林志育,專心教書育人,曾經在當時的培元小學、培元中學、泉州一中和幾所農村學校先后任老師、校長。
林志育的弟弟去新加坡同樣從事教育事業(yè),他的同輩人當中也有人去了印尼。如今,旅居東南亞的林家人有100多人。
標簽: 西街復興
相關閱讀
-
-
泉州西街復興之裴巷:裴仙殺蟒永留芳(圖)
“裴巷”位于西街北側,從西街起向北至華僑新村路口,全長700米、寬4米,地處開元寺保護片區(qū)內。小...更多
2014-07-14 10:10:07
-
-
閩首批9個省級歷史文化街區(qū) 泉州西街中山路上榜
福建首批9個省級歷史文化街區(qū)中,泉州市兩條街區(qū)榜上有名,分別為西街歷史文化街區(qū)、中山路歷史文化...更多
2014-05-21 19:22:00
-
-
西街面粉廠將上演“東亞文化之都·泉州”縣域活動
《“東亞文化之都·泉州”縣域活動月(周)活動工作方案》出臺,泉州各縣(市、區(qū))將在西街舊面粉廠搭...更多
2014-05-09 09:37:49
-
-
福建泉州千年古西街的糾結 小巷落寞旅游紅火
泉州現(xiàn)存最古老的街道,是閩南文化最為集中的地區(qū)之一,西街改造是幾十年老話題,改造過程要裝上傳...更多
2014-05-07 16:09:31
-
-
泉州西街潤餅店五一日均萬人進店 游客制美食攻略
過去三天,泉州蘿卜飯、潤餅菜、肉粽等特色美食著實火了一把,但沒能吃到舌尖2中的蘿卜飯的話,你也...更多
2014-05-05 08:2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