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狂犬病?狂犬病都會有什么癥狀?被貓狗傷了怎么辦
2018-06-13 08:54:37 來源:網(wǎng)易健康 責任編輯:林春婷
0瀏覽 評論0條
今年的春天似乎比往年更短暫,剛下過北京的第一場雪,不知不覺地夏天已經(jīng)來了。不過今天咱們要說的話題不是季節(jié)的變換,也不是大氣的污染,而是一個大家時常會關注卻總又忽略的一個話題——狂犬病。
我國是世界狂犬病第二大國,每年都會有許多感染狂犬病的病例,我國2017年因狂犬病死亡502人,相比于2007年(3279人)死亡人數(shù)已經(jīng)下降了84.7%,這十年因為狂犬病而死亡的人數(shù)在逐漸下降,說明我國推行狂犬疫苗注射已很有成效,但狂犬病的預防仍然不可小覷。
狂犬病和季節(jié)有什么關系?
提到季節(jié),很多人喜歡春天,春天是萬物復蘇的季節(jié),也有不少人喜歡夏天,夏天是躁動的季節(jié)。動物也不例外,貓貓狗狗們也喜歡這兩個季節(jié),春天它們發(fā)情,夏天它們?nèi)杠S,加上人們穿得不多,因此這兩個季節(jié)是被動物抓傷或咬傷的高發(fā)季節(jié),狂犬病的發(fā)病率也會偏高。
什么動物會攜帶狂犬病毒?
狂犬病在自然界的儲存宿主動物包括食肉目動物和翼手目動物,在我們身邊最多的是貓科動物和犬科動物。其他哺乳動物比如兔子、倉鼠、荷蘭豬等等算是低危動物,它們攜帶狂犬病的概率會小很多。有一個動物要特殊說明一下,那就是蝙蝠,野生蝙蝠(小編相信應該沒有家養(yǎng)蝙蝠)是有概率攜帶狂犬病毒的,其危險性甚至比犬和貓還要高。人類只有在感染狂犬病的情況下才會傳播狂犬病。非哺乳動物是不會攜帶狂犬病毒的。
狂犬病會怎樣傳播?潛伏期有多長?
和多數(shù)傳染病一樣,狂犬病有很多傳播途徑,主要通過咬傷皮膚后組織和血液直接接觸傳播,黏膜的接觸也可以傳播病毒,飛沫傳播比較少見。狂犬病在人身上的潛伏期從5天至數(shù)年不等(通常2-3個月,極少超過1年),潛伏期長短與病毒的毒力、侵入部位的神經(jīng)分布等因素相關。
被貓狗傷了怎么辦?該不該打狂犬疫苗?
說到受傷,小編先來說說傷口的分級。根據(jù)輕重程度傷口可以分為三級:一級傷口,指完整的皮膚接觸動物的唾液,皮膚沒有破損;二級傷口,指皮膚有破損,未出血,此類傷口最常見;三級傷口,即開放傷口,傷口有出血。一級傷口不用注射狂犬疫苗,二級傷口需要注射狂犬疫苗,三級傷口以及頭面頸部的二級傷口需要注射狂犬疫苗并且加注狂犬病免疫血清或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注射狂犬疫苗的時機是受傷后盡早注射,沒有一定要在24小時之內(nèi)注射或者是超過24小時了就沒有效果之類的說法。
受傷后傷口最好在第一時間處理,具體做法是用流動的水(肥皂水或者弱堿性水更好)持續(xù)沖洗傷口至少15min,一邊沖洗一邊涂抹皂液,沖洗完成后再用碘伏或酒精消毒,盡量保持傷口暴露在空氣中,因為暴露于空氣不利于狂犬病毒的存活。
家里的寵物每年都注射狂犬疫苗,我們還需要打狂犬疫苗嗎?
動物用的狂犬疫苗和人用的狂犬疫苗不一樣,即使動物接種了狂犬疫苗,它仍然有一定概率會攜帶狂犬病毒,因此我們被傷了之后還是需要注射狂犬疫苗的。與此同時,給動物注射狂犬疫苗也是很有意義的,這樣做能很大程度降低它們攜帶狂犬病毒的概率。
狂犬病都會有什么癥狀?
狂犬病大致分為狂躁性和麻痹型,前者居多,可表現(xiàn)為恐風、恐水、咽肌痙攣、進行性癱瘓等,終末期則可表現(xiàn)為呼吸肌麻痹、呼吸衰竭等。當然,狂犬病還需要和很多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以及破傷風感染相鑒別,大家一定不要有類似的癥狀就瞎猜自己有了狂犬病,需要去醫(yī)院進一步檢查再診斷。
一旦得了狂犬病該如何治療?
現(xiàn)階段國內(nèi)外學者還沒有找到能治愈狂犬病的方法,有的只是支持治療以及控制并發(fā)癥的治療等。因此狂犬病重在預防,希望大家看完此文后能更多地了解狂犬病,預防狂犬病。
參考文獻:《狂犬病預防控制技術指南(2016版)》
參與評論